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2018后,质变的大幕正在悄然发生着。

2018年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迎来新升级,尤其两会以后,政策的调整和放宽将释放新能源汽车行业红利。在我国汽车行业产销超过2800万辆、连续8年位列世界第一的辉煌成绩下,新能源汽车也将紧抓形势迅猛发展。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系列财政补贴机制趋向完善,产业环境趋向优化升级,动力电池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和整车系统集成等多核心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多款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和安全配置上完成了新升级。

新时期下,作为各大汽车企业竞争发展的新航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受到国家重视,屡次提出利好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在2018年,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

《中国制造2025》指出,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未来30年大力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产业智能化正式进入大发展时代。

政策方面,《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中提出,从2018年起,未来三年,新能源积分比例要逐年提高。按照规定,对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不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达到3万辆以上的,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很明显,政策方面的有力驱动及市场的自我调控,技术走向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未来成为主推点,在走向高端产能上正在稳健发展。

2018年初,多部委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根据动力电池技术进步情况,进一步提高纯电动乘用车、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专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鼓励高性能动力电池应用。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鼓励低能耗产品推广,不断提高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门槛。同时,燃料电池乘用车按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进行补贴,燃料电池客车和专用车采用定额补贴方式。鼓励技术水平高、安全可靠的产品推广应用。整体来看,新政策鼓励生产高续航、低能耗车型,从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来看,提高门槛,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优化,有利于从产品到科技的良性升级。

据统计,在2017年我国的新能源产销量均超过76万辆,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其中,拥有新能源电池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发展迅猛。

国家能源局日前出台《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计划到2018年底,将新增建成充电桩60万个。在国家“四纵四横”城际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建设规划中,新增超过800 座城际快速充电站。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 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 万个,满足全国500 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充电桩建设也将跟随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同时,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核心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革新和发展受到多方关注,未来将重点研发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零污染排放的新能源电池,形成巨大的产业集群,打造一体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未来可以预见,随着新技术、大环境的革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发展,整个新能源市场形势走向大好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