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新西蘭居住的毛利人大約有30萬,他們非常好客,對待客人誠摯而熱烈,十分講究禮節與禮貌。毛利人是世界著名的喫人族。當然現在已經有200多年不再喫人了,可是現代的毛利人仍然爲他們的祖先的悍勇感到非常自豪。

毛利人歡迎客人是很特別的。有一種\"家庭式\"的歡迎儀式,開始時,會場是一片寂靜。男女整齊地列隊兩旁,在一陣長時間沉寂以後,突然走出一位赤膊光腳的中年人,先是一聲宏亮的吆喝,接着引吭高歌。歌聲剛落,年輕的姑娘們翩翩起舞,舞姿優美,周圍的人低聲伴唱。歌停舞罷,他們就一個個走過來同客人行“碰鼻禮”,鼻尖對鼻尖,互碰三次,歡迎會進入高潮。

今天,生活於城市的毛利人,依然繼承了毛利的傳統文化。

毛利人極重視他們的傳家寶物,如權杖、綠玉項鍊等,深信它們蘊藏着祖先的靈氣。他們會將這些家傳之寶傳給世代子孫。

毛利人的歌舞表演,在新西蘭,你會時刻感覺到毛利文化的存在,一個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生活。

穿着獼猴桃斗篷的毛利男人,對毛利人而言,moko(整張臉的紋面)會讓部族的勇士對女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頭是一個人最神聖的部位,於是,所有高階級的毛利人都會紋面。沒有moko,就沒有社會地位。

毛利人仍保留着濃郁的傳統習俗。他們大都信奉原始的多神教,還相信靈魂不滅,尊奉祖先的精靈。每遇重大的活動,他們便照例要到河裏去做祈禱,而且還要相互潑水,以此表示宗教儀式上的純潔。

在新西蘭,你會時刻感覺到毛利文化的存在,一個民族的文化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生活。同樣,其中毛利人的碰鼻禮和紋面廣爲我們所熟悉。

毛利人的雕刻,雕刻在每一件雕刻品的設計背後都有着非常獨特的意思或故事。這些帶有毛利人獨特的圖案設計的雕刻品有其特殊的含義。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毛利人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們一直使用許多形式的藝術和工藝品來記錄部落的歷史和神話故事。這些媒介的範圍相當廣泛,從簡單的籃子和衣物編織到更爲複雜的木雕、骨雕、貝雕和玉雕等。這些史前古器物都由部落的長輩流傳下來,因而這些古器物也變得更加神聖莊嚴,甚至被後代當做聖物代代相傳,毛利人稱之爲“Taoga”。後人們可以從這些史前古器物當中瞭解到部落的歷史,也可以秉承過去那些曾經佩戴過這些器物的偉大領袖們和武士們的精神。

毛利人的碰鼻禮,新西蘭的最早主人毛利人,還保存着一種遠古留傳下來的獨特見面問候方式:碰鼻禮。今天在新西蘭居住的毛利人大約有30萬,他們非常好客,對待客人誠摯而熱烈,十分講究禮節與禮貌。

如果你訪問新西蘭的北島,你的旅行團通常會安排你們看一場毛利人的歌舞表演;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戰舞。

《懷唐伊條約》的簽訂,保留毛利人的土地及其他資源的擁有權,使這種獨有民族的文化精粹得以保存,現在成爲新西蘭一大旅遊特色。

毛利人對族人聚首的時刻,如葬禮尤爲重視,分散各地的家人都珍惜會面的難得時刻,總趁機回鄉。說毛利人一旦離開人世,便會與祖先會合,並憑着他們賜給的力量,賦予子孫精神力量與指引。

過去,毛利人與他們居住的環境有極密切的關係,並創造及流傳着許多相關的神話傳說,如森林之神及大海之神等。透過傳統歌曲舞蹈流傳坊間,成爲今日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西蘭人見面和告別均行握手禮,習慣的握手方式是緊緊握手,目光直接接觸,男士應等候婦女先伸出手來。鞠躬和昂首也是他們的通用禮節。初次見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稱呼姓氏,並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識之後,互相直呼其名。

還有一種\"挑戰式\"歡迎儀式:歡迎者全部民族裝扮,爲首的赤膊光足,繫着草裙,臉上畫了臉譜,手持長矛,一面吆喝,一面向客人揮舞過來,並不時地吐舌頭。臨近客人時,將一把劍或是綠葉枝條投在地上。這時,客人必須把它拾起來,恭敬地捧着,直到對方舞畢,再雙手奉還。這是最古老的迎賓禮,也最爲隆重。

新西蘭人的生活節奏比較緩慢,人民生活比較悠閒。開放的市場和豐富的商品給不同的階層的人以很大的選擇餘地,但從總的消費水平來講,新西蘭人追求商品的高檔化,購物趨向名牌、時新。

新西蘭人性格拘謹,即使觀看電影,也往往男女分場觀看。對酒類限制很嚴,經特許售酒的餐館,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館,客人必須買一份正餐,才准許喝一杯。但啤酒銷售量相當大,名列世界第五,平均每人每年要喝110公升啤酒。

新西蘭人崇尚平等正義,工人、商人、醫生、教師都雜居相處,彼此直呼其名。只要找個小小的理由,幾乎誰都可以見到總理。至於要見部長、市長,則隨時可以相約。

現在多數毛利人認爲在紐西蘭最大的爭端仍然是土地問題。19世紀歐洲人土地交易中的不公正行爲,使他們感受極深,所以他們對於政府採取任何有關改變土地法的措施,都疑懼不安。以前凡稱作「毛利人土地」的土地,必須經過特別法庭批准,業主本人才能出售。後來法律使得毛利人可以較容易地出賣他們祖業的土地。然而毛利人中有一部分持強烈反對的意見,認爲他們佔有的土地只是由子孫託管,要一代代傳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