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華基金董事長何如“一人分兩角” 管理層戰略失誤淨利倒退2年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金證研》滬深金融組 艾茉/文 蘇果 洪力/編審

在如今公募基金行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像鵬華基金這樣的“老十家”公司,能夠常年保持管理層穩定實屬不易,但穩定並不等於發展,更何況公司董事長何如還同時分身其大股東國信證券的董事長、黨委書記一職。

掌門人“壓力山大”,也讓鵬華在公募基金行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逐漸掉隊。從數據看,其3,801.16億元的資產管理規模早已被多位“晚輩”超越,而早年曾押寶分級基金業務更是其最大的敗筆,如今分級產品如過眼雲煙,而鵬華基金的淨利潤也跌回了兩年前水平。

除了公司整體淨利潤表現不佳外,旗下基金的累計單位淨值也同樣有諸多都出現虧損,而墊底的莫過於分級基金B份額,前八隻累計虧損超過70%,虧損幅度之大令人咂舌。而在今年內A股超跌反彈的情況下,該公司仍有9只權益產品出現淨值虧損,權益投研實力也讓投資者失望不已。

管理層戰略失誤 淨利潤退回2年前

在公募基金行業,“老十家”基金公司雖然成立時間較早,但發展速度卻大多顯露出疲態。《金證研》滬深金融組觀察到,成立於1998年的鵬華基金公司在2018年獲得的淨利潤爲4.56億元,大幅低於2017年的5.81億元,降幅爲21.63%,這一下降程度在“老十家”基金公司顯得非常顯眼。但與此同時,其總管理規模卻並未出現縮水。

數據顯示,在2015年其資產管理規模突破千億元以後,該公司就始終穩步增長,2016年達到2,398.16億元,2017年達到2,588.02億元,2018年達到3,174.47億元,如今又增長到3,801.16億元。但在這看似增長的背後,實則卻是產品發展不一的現實。因爲在2015年和2016年時,其權益資產的規模還佔到總資產規模比例的58%、44%,但之後卻下降迅猛,到2017年和2018年時,佔比僅爲21%、15%。

與此對應,2015年,鵬華基金的淨利潤爲6.78億元,也是歷史中最好的一年,此後的2016年即下降到5億元,經過2017年小幅上漲後,於2018年再次下降,金額已經低於2016年的水平。

資料顯示,鵬華基金公司股東由國信證券、歐利盛金融集團和深圳市北融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組成,三家股東的出資比例分別爲50%、49%、1%。而從國內公募基金公司的慣例來看,多數有外資參與的基金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都不如人意。

據《金證研》滬深金融組瞭解,在鵬華基金的發展中,分級基金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曾幾何時,分級基金這一創新產品被投資者爭搶,被基金公司看重,而鵬華基金無疑是這一產品中的激進者。我國最早的分級基金可以追溯到2007年,但爆發式增長卻是在2015年,分級基金的重要特色就是有A、B兩種份額,簡單說A份額類似固收產品,主要以債券爲主,而B份額主要投資股票資產,並且有槓桿屬性,以至於助漲助跌的特徵非常明顯。

但在2015年以前,由於A股總體波動不大及當時分級基金規模較小等原因,這一產品並不爲人關注。直到經過了2014年的大牛市之後,這類基金的賺錢效應開始逐漸顯現,尤其是作爲擁有槓桿屬性的B份額,更是在牛市中上漲迅猛,引得大批投資者追捧。

而鵬華基金旗下就有多隻分級基金,從成立時間看,這些分級基金大都成立於2015年8月份以前,此時也正是股市最瘋狂的時候。藉助投資者的熱情,鵬華基金的規模從2014年底的688.41億元,猛增到2015年底的1727.09億元,其中僅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資產規模就增長了近10%。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A股從2015年三季度其開始出現滯漲,四季度更是明顯拐頭向下,而受到牛市影響的投資者顯然並不瞭解分級基金的殺傷力,在槓桿的帶動下,分級基金B份額在此後接連下挫,並且由於有0.25元觸發下折閾值這一設計,從而導致大批分級基金B份額出現下折,令投資者損失慘重。而依靠分級基金達到規模增長的基金公司也終究是一場過眼雲煙。

從過去幾年的數據也可以看出,鵬華基金自此權益產品規模“一蹶不振”,在公司總資產規模佔比持續下跌,而雖然固收產品佔比逐漸攀升,但和其他排名相對靠前的基金公司相比,鵬華基金債券和貨幣基金上的規模也並不出衆,這或許也是其淨利潤倒退回2年前的主要原因。

分級基金 成鵬華旗下累計虧損“大戶”

經過了市場的殘酷洗禮後,監管層對分級基金叫停,而早年存留下來的分級基金也任由市場優勝劣汰。從目前的情況看,鵬華基金仍是分級基金存量產品中數量佔比最多的基金公司。但截至5月15日,從鵬華基金旗下產品的累計收益率看,前8只都是分級基金B份額,累計虧損幅度全都超過75%。其中的鵬華中證高鐵產業B、鵬華中證新能源B、鵬華創業板B、鵬華中證證券B四隻分級基金B份額累計跌幅更是超過90%。

分級基金爲被動指數型基金,主要被動跟蹤標的指數,也就是說,這些分級基金從2015年成之後,其跟蹤的高鐵指數、新能源指數、創業板指數等就出現持續下跌,導致這些分級基金也持續下跌,B份額跌幅更甚。

另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在過去幾年裏,這些分級基金的份額都遭遇了極度的縮水。從合併後的份額情況看,鵬華中證高鐵產業、鵬華中證新能源、鵬華創業板、鵬華中證一帶一路、鵬華中證證券、鵬華中證環保產業、鵬華中證移動互聯網這幾隻鵬華基金公司旗下的主要分級基金份額分別從2015年年底時的5.28億份、0.82億份、9.96億份、8.25億份、16.14億份、1.84億份、1.95億份,縮水到目前最新的1.17億份、0.36億份、3.38億份、4.07億份、7.02億份、1.19億份、1.34億份。更直觀的數據看,降幅分別爲78%、56%、66%、51%、57%、35%、31%。鵬華基金靠分級產品實現規模增速的美夢破碎。

另外,《金證研》滬深金融組還了解到,鵬華基金的董事長何如,目前也是其大股東國信證券的董事長、黨委書記,一人同時兼任大股東和下屬子公司董事長的情況還是比較罕見的。而且,鵬華基金的董事孫煜揚、週中國,監事陳冰均有國信證券背景。相比其他基金公司在高管上的變更,鵬華基金卻顯得非常穩定,僅在2017年新任韓亞慶爲公司副總經理,分管固收產品,而韓亞慶的履歷顯示,其早年在國家開發銀行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任職,之後在南方基金任固定收益部總監。

鵬華基金管理層的穩定是好事,但從發展來看,似乎有安於現狀之嫌。從旗下所有基金產品的累計收益看,包括分級基金在內,共有44只基金累計虧損,佔比在兩成。作爲以醫藥爲主題的基金,鵬華醫藥科技竟然也在成立將近4年後處於虧損,且虧損幅度爲45%。

2015年6月,該基金成立時的基金經理是梁鼕鼕,從經驗上看,雖然其沒有任職過基金經理,但一直從事醫藥行業研究員崗位,但在一直到2016年6月份,A股的持續下跌讓梁鼕鼕業績大虧49%,直接導致其2016年6月23日離任。此後鵬華基金換上了梁浩與金笑非這對組合。

梁浩是鵬華旗下經驗較爲豐富的基金經理,至今的管理經驗已有7年,而當時的金笑非還是新人。在新老搭檔一年後,梁浩離任,合作期僅到2017年7月份,在2017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下,鵬華醫藥科技雖然盈利不多,但也是上漲的,但在梁浩剛走的三季度,該基金業績就出現了虧損,-2.94%的業績表現與6.21%的同類均值相比格外顯眼,好在四季度基金業績有所表現。最終,2017年鵬華醫藥科技淨值上漲8.65%。不過在去年大跌過後,該基金還是因爲虧多漲少而累積虧損巨大。

無視A股反彈 年內多隻基金逆勢虧損

鵬華基金目前旗下共有產品227只,基金經理43人,每人平均管理5只產品,這樣的“勞動強度”也難有突出業績。

進入到2019年,A股迎來了報復性反彈,但從最新業績看,鵬華旗下仍有11只基金年內虧損,而且9只都是權益類產品,這和年內市場佔比八成以上權益產品業績上漲的大好格局截然不同。

而鵬華香港美國互聯網這隻QDII基金竟然以-5%的表現佔據了最後一名的位置,《金證研》滬深金融組詳細瞭解後發現,原來這是一隻剛剛在4月15日才成立的新基金。資料顯示,該基金主要投資於香港和美國的互聯網股票,而從目前市場上的QDII基金重倉股看,香港市場上的互聯網股票也無非是以騰訊控股爲領頭羊,而美股中的互聯網股票相對更多些,包括國外公司Facebook、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具體,以及中概股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巨頭。

但美股已經走過十年的牛市,港股也在今年一季度大幅上漲,鵬華香港美國互聯網的建倉時間正好是股市高位震盪之時。該基金髮行時的基金經理是尤柏年,此人在2014年加入鵬華基金之前一直在華寶興業基金公司任職,累計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已經長達6年。然而該基金成立4天后,就火速增聘了顧柔剛爲基金經理,與尤柏年搭檔。

顧柔剛早年任職於農業銀行,後來在瑞銀集團和內資券商擔任研究工作,2018年6月才加入鵬華基金,此次擔任基金經理完全是新的職業生涯。根據《金證研》滬深金融組的瞭解,通常爲老基金經理增聘新人,也就預示着老基金經理將要離任,而尤柏年何時離任也成爲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除了新成立的鵬華香港美國互聯網以外,鵬華金鼎靈活配置、鵬華弘和、鵬華弘實、鵬華弘達等幾隻年內虧損的基金都是混合型基金,而且他們的共同之處都是資產規模較少。最新數據顯示,除了鵬華弘和在規模合計後爲2.85億元以外,其餘幾隻混基都沒有超過2億元。鵬華弘實、鵬華弘達不足1億元。而在2017年時,這些基金規模最少的也在4億元以上。

規模大幅下降必然有其原因,在這些基金大多累計淨值盈利或微服虧損的情況出現規模暴跌,原因只能是投資者的贖回意願強烈。而《金證研》滬深金融組獲悉,這些年內虧損的權益基金中,鵬華弘和、鵬華弘實、鵬華弘達的機構投資者佔比,在2018年年報中都超過94%,屬於機構定製基金。

在過去幾年裏,隨着金融去槓桿的影響,此前火爆的委外業務戛然而止,機構定製基金的大幅縮水就是這方面的表現。

而上述這些基金尚可運作,相比之下,鵬華基金在2018年更有多隻基金遭遇清盤,包括鵬華興銳定期開放、鵬華普泰債券、鵬華豐璽債券和鵬華興裕定期開放混合等。縱觀這些基金的機構投資者佔比,均在七成以上,而清盤,也無疑都是因爲機構資金的大幅贖回導致管理費用無法覆蓋其運營成本,最終遭到基金公司的拋棄。

而從2018年年報披露的數據看,目前鵬華基金旗下機構投資者佔比超過七成的基金達到了58只,佔旗下所有基金比例45%,也可以說,鵬華的規模高度依賴機構委外資金,價值權益管理能力欠佳,未來的規模動盪不容小覷。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