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彼解己就是首先去理解别人,然后再让对方了解自己,戒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沟通。知彼解己就是首先去理解别人,然后再让对方了解自己,戒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沟通。

有一个男人驾驶着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飞驰,就要到转弯的地方了,对面突然驶出一辆车,而且还是歪歪斜斜地向他开过来了。

男人只能努力减速,并打正方向盘,避免两辆车相撞,最终化险为夷。

但当两人相向而遇的时候,对面的人竟然摇下了车窗,探出头对他说“猪”。

男人心中怒火立马燃烧,恶狠狠回了对方一句“真是头笨猪,不会开车就别出来丢人现眼”。

对面车辆里的人,并没有再接话,而是直接驶去。

无效沟通正在毁掉你!养成这个习惯,你的沟通说服力至少提升10倍

看对方没有反击,男人自觉出了一口恶气,心情大悦。当他转过弯之后,突然有一头猪出现在车前,而他已经来不及刹车,直直撞上那头猪。

最后,猪被他撞死了,车受到损伤,人也受到惊吓。

原来对方说的猪,是提醒他前方有头猪,要小心行驶。但男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却认为对方在骂他,不仅回骂过去,还嘲讽对方的车技,却不知对方是为了避免撞到猪,才会歪歪斜斜驶过来。

99%的人每天都在重复着无效沟通

这种场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我们总是急不可耐地打断对方的话,并自以为是的为对方下结论,然后发现话越说越多,问题越来越多,沟通毫无效果,再感叹一句:人活世上上真的好难啊。

史蒂芬·科维认为没有换位思考,妄下断言是所有人类的通病。正因此,人们的沟通效率大打折扣,低效成为人际交往的一个共性。

无效沟通正在毁掉你!养成这个习惯,你的沟通说服力至少提升10倍

据说,99%的人每天都在重复着无效沟通,而无效沟通不仅毁了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影响了我们的执行力!

在职场中,原本半个小时的会议,足足开了三个小时,却还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不得不再安排时间再次讨论;在生活中,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引发一场骂战。失控了的工作和生活,问题都出在我们总是急于让别人理解自己,而却从未真正听懂对方的话。

因而,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出,知彼解己是高效能人士具备的第五个习惯,也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原则。

知彼解己就是首先去理解别人,然后再让对方了解自己,戒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沟通。请记住,知彼解己首先是知彼,然后才是解己。

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如何达成?通过信息、思想、个人情感的传递。所以沟通是双向的事情,你不仅要说,还要认真听。然而现实却是,我们在沟通中总是自嗨于自我的表达,很少去聆听别人讲的是什么,最后口干舌燥,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

自我是“知彼解己”的最大障碍

在如何“知彼解己”高效沟通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为什么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毕竟换位思考,学会倾听……这些大道理我们不仅早就懂了,而且还张口就来,说得头头是道,但就是做不到,了解了背后的作用机制,才能对症下药,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一切均源自人的自我(Ego)。

自我是个体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东西,可以说是人的一个心理防御机制。比如,我们都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那么当我们犯错的时候,我们的本能反应就不是认错,而是强行辩驳,为自己找借口。

无效沟通正在毁掉你!养成这个习惯,你的沟通说服力至少提升10倍

而且我们尤其听不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因为这种感觉会让我们感到羞愧和难受,所以我们总是想法设法去逃避。

在自我的作用下,我们所有一切下意识行为的出发点都不是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而是充满了“我我我我”,这也解释了人的内在为什么总是自以为是、狂妄和自大。

所以要想知彼解己,我们首先要打破“自我”的障碍,只有先放下自我,才会去了解他人。自我作用的结果就是人会变得狂妄和自大,打破自我最好的方法就是谦卑。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人是缺乏自信的,所以一直强调“我可以的”“我要自信”“我要自强”……但人真正需要的却是谦卑。

无效沟通正在毁掉你!养成这个习惯,你的沟通说服力至少提升10倍

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这正与知彼解己不谋而合。但要记住,谦卑绝不是对任何事、任何人都无条件的退让和妥协,这是懦弱和逃避。

谦卑是经营人生的大智慧,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让大家了解谦卑品质在我们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知彼解己”关键在于“知彼”

要想做到“知彼解己”,除了攻克内心自我意识的障碍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进行训练,强化我们的沟通行为,进而渐渐养成“知彼解己”的人际交往。

1、戒掉“自传式回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教过自己的父亲使用电脑或手机。

前些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国内的中老年人群开始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当时我的父亲也很积极啊,主动来请我教他如何使用,我自然也很乐意去做这件事。

然而3分钟后,我们就大吵一架。当我认真在给他讲A软件时,他却突然点开B,问我是干啥的。好的,那我讲B吧,他却又转移到C上去,扯了一堆无关紧要的话。

我告诉他需要认真听,慢慢来时。他生气了,紧接着就以大家长的姿态训斥,然后开始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怎么怎么……

无效沟通正在毁掉你!养成这个习惯,你的沟通说服力至少提升10倍

后来,我上网一搜,原来大部分的父亲都是这样。有网友说,千万别教你爸使用手机,他不是真的想学习,他就是想找个借口骂你一顿,然后再吹吹他当年的牛逼。

其实我们会发现,国内很多父亲角色在面对子女的时候,根本做不到“知彼解己”,而且还特别容易陷入到“自传式回应”之中。不管任何话题开头,他总能给你绕到"他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那好,当你虚心向他请教人生经验吧,他又给不出具体的建议,只会吹嘘自己以前的辉煌。

所以,国内的父子关系普遍不是太好。因为我们在和父亲对话的时候,他总是高高在上,然后过多的加入他的主观判断和过往经历,以期在后辈人面前维护自己大家长的尊严,沟通起来实在是太累。

当然“自传式回应”并不是只存在父亲角色中,而是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只是在父亲角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已,所以我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避免这种情况。

具体怎么做?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时刻反省自己有没有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以及自以为是这4种毛病,如若发现及时禁止。

2、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

沟通的本质其实是信息传递,那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通过看报纸,听广播,和别人交谈,发送邮件等等多种形式去获取信息。

那在人际沟通中,据专家统计,仅有7%通过语言来进行的,38%取决于语调和声音,其余55%则靠肢体语言。这也是为什么事情越重要,我们运用的沟通方式会越多。

无效沟通正在毁掉你!养成这个习惯,你的沟通说服力至少提升10倍

一些微小的事情,我们可能通过邮箱、QQ、微信等方式,进行简短的文字沟通,用眼睛看就可以解决了。

稍大一点的事情,我们要通过电话等语音沟通,通过语调和声音来传递信息,这就要用耳朵认真听,再三确认,避免误解。

普通重要的事情,需要进行视频沟通或者面对面的沟通了,不仅要用耳朵听对方的语调和声音,还要用眼睛看对方的肢体语言和仪态。

那特别重大的事情,我们不仅有多次的书面文字内容,还有面对面的会议和讨论,此时不仅要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心去理解。

出于自我的保护机制,我们通常会事先对事项进行权重判断,然后再决定调用那个部位去认真聆听,这确实会给我们省了很多精力,但也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

3、移情倾听

据说,犹太人成功的秘密之一是“用两倍于自己说话的时间倾听对方讲话。”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很容易陷入“自传式回应”之中,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去和别人交流,而无法真正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无效沟通正在毁掉你!养成这个习惯,你的沟通说服力至少提升10倍

有效沟通的前提就是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也就是移情聆听,把心放在对方身上,先感受到对方的快乐,愤怒,痛苦,激动,然后认真聆听,避免过快地提出劝告、解决办法、批评、指责或质问,这样便可与对方保持敞开的沟通关系。

移情聆听是一种技能,也是知彼解己的关键,具体分为4个阶段。

①复述阶段

A:XXX和我分手了,我真的好难过。B:你失恋了,怪不得你这么难过。

通过复述内容,强迫自己认真倾听,试图进入对方的故事。

②加入解释,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阶段

B:失恋的感觉真得是很不好受。

加入自己的解释,去理解对方的处境。

③融入个人的感觉阶段

B:你是不是在想他为什么会离开你呢。

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对方的心,真正理解和揣摩对方的情绪。

④解释+个人感觉总结阶段

B:失恋的感觉真得很不好,你在想他为什么会离开你呢。

最后,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再把对放的问题的理解、情绪的感受,总结一下,彼此间就达到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对方的意图。

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对方。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避免把自己的经历套用到别人身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感受、动机和解释。

总结:

知彼解己就是首先去理解别人,然后再让对方了解自己,戒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沟通。理解别人,是重要的态度;聆听别人,是重要的技能。

怎么做呢?①戒掉“自传式回应”;②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③移情聆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