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商改住会改成民水民电吗?

△此音频大小为6.24MB

随着“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被“坚决遏制房租上涨”所取代,一系列政策调整扑面而来。

最先让大家惊喜的是北京商改住纳入公租房的范畴。北京市住建委宣布将一些低效、闲置的厂房,或是闲置的商场、写字楼或酒店等,依法改建成租赁型职工集体宿舍。租赁型职工集体宿舍如果出租给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的个人,还可以列入公租房的计划,享受公租房减免税费的相关优惠政策。

纳入了公租房,也就意味着享受着住宅的政策优势,比如民水民电,比如落户上学,但是也必然带来坏处,比如失去了流动性,可能不允许卖出。

对于没有纳入公租房或者租赁性宿舍的商改住,显然就无法享受上述的优势,但是多了流动性,也就是可以随时卖出。

更多的人关心的就是存量商改住是否可以改成民水民电,因为已经售出的商改住是无法改成公租房,所以享受民水民电的可能性很小。

至于为什么不能改,首先就要知道商改住的本质。因为商改住的房子的土地性质是商业或者办公,也就属于营业性质,这种房子的目的是盈利挣钱,当然就要给国家纳税,所以水电费高于居住住宅就是这个原因。

之所以商改住业主呼声这个高,是因为很多住宅都用来出租,也就是成为了盈利的工具,本质上就是住改商了,但是按道理这部分住改商应该按照商水商电收费,但是管理部门根本没有去作为,让住宅业主既收着房租,又享受着优惠,本质上是用住宅的优惠侵占了商业办公的优势。甚至住宅本身出租应该缴纳的出租税也根本没有人去缴纳,而管理层更没有去管理。这种局面让商业办公房产很受伤,更是不平衡,所以才有了广大商业办公的业主既然住宅可以赢利,那么为什么不能商业办公不能享受住宅的权利。

允许住宅改成商用而管理层无人监管更无人收税,但是不允许商业办公改成住宅享受住宅优惠,这就是当前中国楼市最大的不公平,也就有了当前的房地产怪圈。

所以才有了商改住这个产物,管理层因为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所以才有了允许商改住的各种条件的平衡,允许商改住调整为民水民电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管理层真正做到公平管理,就应该禁止住宅用作出租的营业性质,或者对住宅出租征税,其实现在住宅出租本来应该收税,可是只是摆设没有实行。但是,我们看到最近政府在加强出租管理平台,把住宅出租纳入平台,这就是为收出租税做了准备。

如果住宅出租缴纳了出租税,也就是跟商业办公都平等了,已然也就无所谓民水民电的差别。其实,水电费都是租户自己缴纳,所以是否改成民水民电对业主没有太大意义。但是意义最大的是房价,如果因为商水商电改成民水民电让房价上涨才是最大的损失,比如每套房总价因为改成民水民电增加二十万,那么这二十万每年的利息按6%计算,相当每年12000元,每月就是一千二,谁家的民水民电跟商水商电的每月差达到1200元呐?显然还是不要改成民水民电更好,一般每月只有几十块的差距,相当每年白白拿到将近一万元的投资收益。

所以,改成民水民电只利好那些已经买了房子的人,而对还没有买房的人是巨大的利空。

责编|秀鑫

校对|甘雨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