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艘国产航母离开船坞,开始进行第二次试航,估计离交付的日期越来越近。军迷们热议,中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何时开始建造?其实建造核动力航母并不是非常难的事,难度最大的是建造10万吨的大型核动力航母。比如除了美国之外,法国也建造过一艘核航母,也就是戴高乐号。只不过这艘航母的吨位很小,标准排水量仅3.5万吨。造价20亿美元(约136亿元)的戴高乐号航母,本来是法国海军实力的一个体现,但是它的综合性能却不如人意,在建造过程以及服役之后,发生的小故障非常多。

法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拥有完整军工制造能力的国家之一,不管是战斗机,还是核潜艇,法国都能研制,而且性能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在航母方面,法国也不甘落后,建造了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在此之前,全球只有美国能造核航母,法国打破了这个记录。但是法国的能力实在有限,造不出大型船用反应堆,只能把凯旋级战略核潜艇上的反应堆搬过来,造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这导致戴高乐号航母的动力严重不足,最大航速只有25节,成为了现在世界上最慢的核动力航母。

造好之后,戴高乐号航母开始海试。没想到刚走到大西洋上就抛锚了,航母的动力系统出了故障,有一个螺旋桨的叶片断裂,掉进了大西洋海底。于是戴高乐号航母赶紧结束海试,进入船坞检修后发现,另外三个螺旋桨也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幸好4个螺旋桨没有全部断裂,要不然只能拖回来了。在后来的服役中,戴高乐号航母仍是小故障不断,经常光顾维修船坞。比如在2000年的时候,戴高乐号航母的两具K15核反应堆突然出现无法冷却的情况,让所有水兵都惊出一身冷汗。

还有一个让水兵无法忍受的是戴高乐号航母上的大型滚筒洗衣机,由于和航母连接在一体,洗衣机每次高速运转的时候,都会引发难以忍受的共振。洗衣机的位置一般位于航母的生活区,紧挨着水兵们休息的舱室,因此引发埋怨。2017年2月,戴高乐号航母进入船坞大修,更换了核燃料,对部分装备进行升级。14个月之后的2018年5月,戴高乐号航母重新下水试航。此次大修总计花费了13亿欧元,约合100亿元人民币。这也反映出,航母的建造和使用,都需要巨大投入,也正因如此,航母才显得难能可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