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擁有

平和、剛毅的慈祥面容

儒雅、謙遜的學者風範

半個世紀的風雨磨礪

五十載春秋的不懈追求

成就了他航空報國的夢想

他就是我國著名飛機氣動力專家

隱身專業領域的開創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

殲八系列飛機

殲十一飛機氣動力專業總師

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

——李天同志

他因病醫治無效

於 2018 年 4 月 11 日 13 時 31 分在瀋陽逝世

享年 80 歲

他的一生用智慧與勤奮書寫了

航空報國的壯美篇章

他,無愧爲天之驕子

2004 年,李天在氣動院參加成果鑑定會

追求 · 實幹

航空報國是他的追求

1963 年

他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力學

數學系流體力學專業

他毅然選擇了摯愛的航空事業

懷着一腔熱血真誠

滿載豐富知識底蘊

來到了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從一名普普通通的技術員

逐漸成長爲一名

航空領域知名技術專家

一步一個堅實的足跡

他率先建立了

" 從風洞數據修正到飛行數值的相關性方法 "

他解決了

噴流對平尾效率和方向安定性的影響問題

他創造性提出並實施了

增加襟翼偏度的方案

他成功解決了

放減速板振動大及減速性差的問題

……

從 " 七五 " 規劃開始

連續 20 多年擔任

總裝備部先進氣動佈局課題負責人

一個個創新的設計方法

一項項攻克的技術關鍵

拉近了中國與世界飛機設計研製的距離

國防科工委副主任葉正大和航空工業部副部長王昂來瀋陽視察時與李天等合影

探索 · 開拓

隱身技術對提高飛機的生存力

戰鬥力的作用衆所周知

20 世紀 80 年代

我國國防科工委隱身技術的

發展規劃和研究工作

首當其衝地落到了瀋陽所人的肩上

他也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個重要的使命

帶領院校、研究所幾十名專家組成的團隊

經過大量的機理分析、試驗研究

進行層層攻關

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和積累

爲了我國隱身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點燃了他的智慧

還主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我國第一部《飛機隱身設計指南》

爲航空設計部門的隱身設計提供了方法

他對目前國外最先進的

兩種隱身進氣道

進行了系統的流動機理

氣動特性研究

形成了適合我國新一代飛機

設計要求的先進進氣道方案

爲我國新一代飛機研製

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他還是我國許多前沿學科研究的

倡導者和實踐者

從 " 七五 " 開始

就領導和主持多項航空預研課題的研究

一路創新開拓

一路披荊斬棘

嚴謹 · 求實

作爲航空專家

他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

嚴謹、鑽研、求實、擔當

做出了非凡的成績與貢獻

還培養了一批具有真才實學的技術人才

爲後來的艦載機型號研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襟懷 · 品格

漫漫人生路

悠悠航空情

有過坎坷

走過艱辛

一路走來

變化的是容顏

不變的是航空報國的情懷

他將全部心血和畢生精力

傾注摯愛的航空事業

以其深厚、淵博的知識

贏得了人們的敬佩

李天院士生平影像志

回望他人生的軌跡

我們卻深深地感受到了

他的平凡人生中的不凡

他的逝世

是中國科技界和航空工業的重大損失

我們沉痛悼念李天同志

更要化悲痛爲力量

堅決完成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各項光榮任務

爲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

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繼續奮鬥

李天同志安息!

李天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

定於 2018 年 4 月 15 日上午 8 時

在遼寧省瀋陽市回龍崗革命公墓舉行

李天爲瀋陽所建所 50 週年題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