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背景

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期正在結束,展望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見智團隊近期密集拜訪在AI垂直應用領域走在前列的知名科技公司,爲您帶來AI商業應用及資本價值的最新解讀。

近日見智團隊同學霸君創始人兼CEO張凱磊進行了電話調研。學霸君專注於AI+教育領域,希望通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更精準、更有針對性的輔助教學進程,在更大範圍之內和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向學校提供系統化的AI教學產品,幫助學校提升日常教學效率。近日,見智團隊就人工智能如何在教育領域落地的相關問題同學霸君創始人兼CEO張凱磊先生進行了深度訪談。

訪談要點

張凱磊先生認爲,人工智能現階段沒有逃脫統計學的範圍,是站在統計體系上對於各行業業務的“入侵”,本質上來講,人工智能更像是一種工具,業務本身才是核心驅動力。在應用領域,人工智能公司未來真正的應用場景一定是在B端。

張凱磊先生坦言,在教育領域讓機器直接教育孩子是不現實的,更現實的還是通過作用於老師、學生來提升教學效率。以L1-L5來分類的話,目前的應用的都是在L1、L2級別進行一些初步嘗試。

在公司定位方面,學霸君是一家教育公司,無論用什麼技術,其核心就是做教育,而評測和推薦正是教育板塊價值最大的兩個方面。儘管隨着算法的開源,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公司跨行業進入教育領域,但張凱磊先生表示,教育板塊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管理和教研體系的研發,本質上是能否爲教研提供好的資源和能力,所以光懂AI沒有用處,根本在於如何解決行業中的問題,不懂教育的人很難在教育領域獲得成功。

*本文爲華爾街見聞旗下見智研究所原創調研作品,如果您希望持續獲得AI領域的調研進展,可通過微信添加“hellojianzhi”,加入我們的研究圈子*

訪談實錄:

1.公司如何看待當前的人工智能市場?

所有的人工智能公司真正的應用場景一定是在B端,整個市場很難達到幾十倍的增速,我認爲人工智能現在沒有逃脫統計學的範圍,還不存在基本數學定律不能解釋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講,人工智能本質上是站在統計體系上對於各行業業務的“入侵”,因而業務本身才是核心,而人工智能更像是一種工具來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事物。

以教育爲例,現在人工智能直接作用在教育本身,讓機器直接教育孩子是不現實的,更現實的還是通過作用於老師、學生來提升教學效率。以L1-L5來分類的話,沒人有超過L3級別,真正應用的都是在L1、L2級別進行一些初步嘗試。

2.公司主打AI+教育,AI在教育中主要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最明顯的就是評測和推薦。教育本質上是兩部分,第一是評估,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態,而考試本身也是一種評估,即通過考試的形式瞭解學生過去一段時間學習效果如何,將人工智能應用在評估上可以更爲準確、科學的監督數據。第二是推薦,也就是說當需要改善當前的情況時,從哪些角度來着手更好,這是它的價值。

圍繞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就是入學前的評測,入學後的就是決定每節課上什麼、怎麼上,但上課的行爲本身是需要教師親自去教學,人工智能本身並不能取代教師。

3.公司未來還計劃向哪些領域佈局?

現在我們的目標是將評測和推薦這兩部分深度做好。要將這兩部分真正深入的做好其實並不簡單,以醫療爲例,醫療至今爲止做好的也只有幾個板塊。第一是檢測,檢測從最初的驗血、X光導今天的核磁共振,它可以隨着技術的進步不斷加深形成了獨立的產業。第二是推薦,雖然機器人難以完全替代醫生,但它可以通過建議改善治療手段。

學霸君定位是一家教育公司,無論用什麼技術,我們的核心就是做教育,並不是用科技的手段來滲透不同行業。

4.要想做好,識別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公司的識別的技術如何?如何將不斷優化的技術賦能給教育行業?

我們擁有市場領先的圖像識別手寫公司引擎,識別準確率目前達到97.85%。在教育領域,圖像識別、手寫識別、自然語言處理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應用的技術。在結合這些技術以後,我們希望可以做到智能化批改,讓老師節省出更多的時間來分析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人工智能到最後並不是靠算法,而是數據,我們手中有足夠的數據。以手寫識別爲例,我們收集過幾百萬學生的筆記,包括中文、英文、數字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做成功的原因。

5.公司對於未來的收入增速有什麼預期?

我們預計今年年底公司收入能達到10億量級。智慧教育的平臺上,用戶使用率可以做到90%以上,1對1業務續費率約87%。從B端和C端來看,2017去年B端收入在30%左右,C端約70%。今年由於C端整體增速過快,且B端存在合同銷售的問題,因而B端的營收比重有所下跌。

在用戶方面,我們今年的用戶總量相較於去年漲了接近10倍,明年預計能維持5倍的增速。

6.同公司合作的B端和C端用戶大約有多少?

公司現在合作的學校有300多所,超過1000個班級。合作很多都是民辦學校,我們的付費標準以學生爲單位,單個學生付費大約在2000元。通常都是一次建立三年以上的合作關係。C端1對1業務方面,我們的付費用戶在5萬名左右。

7.公司如何實現教師端、學生端和智能手寫的生態閉環?

學生通過我們的平臺來書寫作業,老師同樣通過這個平臺來批改作業並提出修改意見,這相當於採集了老師的分析觀點和意見,當數據累積到一定量級後就會產生質變,可以分析出在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事物的變化,因而可以倒推出哪些結果是正確的、哪些不是。

由於樣本量足夠大,可以觀測到學生的每一次學習行爲和結果,以及知道老師對於學生過程改變的數據,這些改變是實實在在作用在學生身上的。當再有學生遇到相似情況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最有效的方法推薦給學生,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8.據報道,公司的產品能將學生單科分數提高15-20分,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並不奇怪,很多差的地方學生的分數都很低,要讓學生實現從110分到130分不太容易,但如果從70分提高到90分就會容易一些,根據我們的樣本測算來看,以學期爲單位每個學生單科分數都提高了15分左右。

9.公司的市場份額大約有多少?在研發方面投入的力度怎麼樣?

我們對於現階段的市場份額並不好評判,因爲行業整體還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全部的市場可能開發不到1%,我們現在的希望是和各個公司通力合作將教育市場開發到30%,

公司每年的研發支出都超過了1億元,目前公司員工近2000人,研發人員在600人左右,教研人員在200人左右,銷售人員在1000左右。

10.大公司算法的開源,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公司跨行業進入教育板塊,公司如何看待這種競爭?

我們認爲這並不現實,不懂教育的人很難在教育板塊獲得成功。就像一家公司如果不懂得任何醫療常識,無論他有多先進的技術都很難真正意義上的製成某種藥品。教育板塊我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老師的管理和教研體系的研發,本質上是能不能爲教研提供好的資源和能力,所以光懂AI沒有用處,根本在於如何解決行業中的問題,這也是我們的核心壁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