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原本是個落魄秀才,幾經落榜後,大病一場,康復後毅然摒棄了四書五經,開始利用教會聚集力量,走向了反抗清王朝的道路。在創立和傳播拜上帝會的過程中,洪秀全曾數次往返於兩廣地區,企圖利用當地民衆的不滿,來傳播教義,贏得支持。

洪秀全在廣西傳教受挫,因怒砸毀了一座廟宇,不料收穫了大批信衆

洪秀全像

1847年7月,已經小有名氣的洪秀全,決定到廣西與馮雲山會面,這是他第二次進入廣州,也是改變歷史進程的一次傳教活動。

古代交通往來不便,跨省傳教,路土遙遠,原本就是一件苦差事。而令洪秀全沒有想到的是,他在路上又遭到了強盜,除了換洗的衣服外,盤纏和佩劍均被搶走。結果,洪秀全一路忍飢挨餓,靠着沿途乞討,才終於到了紫荊山,同馮雲山相見。

第二次進入廣西的洪秀全,在思想上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在接觸了西方宗教思想後,更加厭倦和反感傳統文化,同時也對清政府充滿了敵視。加之洪秀全在路上又遭遇了強盜,一路上飽受磨難,才得以同馮雲山相見,所以心中滿懷怒氣。

在洪秀全在廣西傳教的過程中,最初並不順利。因爲當地人們信奉的是“甘王爺”,對其他教義教俗十分排斥。

“甘王爺”是桂東南一代的神祇,也稱作甘王。甘王是一個民間神,其原型爲東晉時的羅應,曾帶領民衆對抗官府,在百姓中頗有威望。後來,隨着道教的世俗化,許多歷史名人也被神化,羅應也成了桂東南地區的民間神祇。

由於當地百姓一直信奉甘王爺,爲甘王業修建廟宇,塑造神像,故而對洪秀全傳播的拜上帝會十分抵制。然而,此時的洪秀全卻決定挑戰甘王爺的“權威”,要公然拆毀甘王廟,以示自己的神通。

1947年九月,洪秀全、馮雲山等人在追隨者的帶領下,來到了象州,公然抨擊甘王和甘王廟。洪秀全以上帝次子的身份,怒斥甘王爲“妖魔”,把甘王廟稱作“妖廟”,並當着民衆的面搗毀了神像,拆掉了廟宇。

洪秀全在廣西傳教受挫,因怒砸毀了一座廟宇,不料收穫了大批信衆

拆毀甘王廟

洪秀全等人的行爲,在當時來講無疑是驚天動地的行爲。就在人們覺得,洪秀全將會受到甘王爺的懲罰時,洪秀全不僅完好如初,而且還繼續率領着信衆毀掉了當地的雷公廟、土地廟。結果,桂東南地區的百姓,也開始顛覆了自己的認識,覺得洪秀全真是上帝次子,否則不會有如此勇氣,更不會安然無恙。

由於當時桂東南位置偏僻,文化落後,原本信奉甘王、雷神和土地公的百姓,開始質疑了自己信仰。與此同時,洪秀全、馮雲山等人又不斷宣揚拜上帝教。如此一來,由於憤怒而採取激進措施的洪秀全,砸毀了一座甘王廟,又拆了一批廟宇,卻得以贏得了許多信衆,使得進展不利的傳教活動,得以迅速開展。而這一點,連洪秀全自己都未曾想到。

洪秀全在廣西傳教受挫,因怒砸毀了一座廟宇,不料收穫了大批信衆

洪秀全

當然,在毀掉了甘王廟、雷山廟和土地廟等廟宇後,也並非所有人都轉爲信奉洪秀全。當地一些對甘王爺和其他神祇深信不疑的人,則更加痛恨洪秀全和拜上帝會。也正因如此,尚在發展中的拜上帝會與當地的士紳、官僚之間引發了衝突,進而使得馮雲山被官府緝拿。

隨着洪秀全在廣西搗毀廟宇和傳教活動的深入,拜上帝會的力量不斷壯大,而這支正在積蓄中的力量,也開始走向了正是反抗清廷和舊俗的道路,一場腥風血雨也即將到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