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4月17日,因賈躍亭、劉益謙、郭英成等集體入局的股權重組失敗,這家中國體育產業第一股復牌即暴跌。一年後,因體育總局強勢迴歸再次重組停牌的該股又未趕上“跑馬+體彩”大行情。不過這一次,倒不必太着急了

一堆民企大佬有緣無份  中體產業痛失海南行情機會尚存?

文 | 《投資時報》記者 文馨

音樂響起,舞會開始。追光下,獨獨不見王子的蹤影。

如果你恰好持有中體產業(600158.SH),一家上市迄今二十年公司的股票,那麼4月16日A股開盤後的感覺,一定是無比沮喪,甚至還會有些許憤怒。沒錯,有人大快朵頤時,你只能扮演窗外窺伺者的角色。

不出任何意料,關於海南板塊的30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隸屬醫藥生物,各有4家分列交通運輸及農林牧漁,也少不了地產、有色金屬、化工能源、交運設備等行業,有21家開市即現漲停。與此同時,在14家染指所謂“賽馬概念”的上市公司中,亦有4家錄得相同表現。其中,還有像華聯綜超(600361.SH)這樣總市值不過37.6億元,且僅從公司名稱上絕難與“四蹄翻騰”產生任何聯想的“小不點”。

這當然與剛剛落幕的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有關。

4月14日,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落地,在海南省成立中國最大經濟特區30年之際,自貿區、自由港肯定是最大的利好。但相對於僅120平方公里的上海自貿區,在擁有3.5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達到上述目標顯然不是一日之功。倒是眼尖的投資者發現了“立刻生效”的方向,除了全島開展免稅業務外,“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鼓勵發展賽馬運動”就像一個已公示了答案的謎面。

旗下掌握中國首家集馬體、賽馬、馬術爲一體頂級俱樂部的海航創新(600555.SH),乃至在彩票印刷、銷售上佔有一定市場份額的鴻博股份(002229.SZ)、安妮股份(002235.SZ)順理成章受到了追捧。

作爲1998年登陸A股市場,且同時是國家體育總局目前唯一控制的國有控股上市平臺,中體產業一直自負於其“體育產業第一股”的名銜。儘管98億元的市值多少顯得名不符實——要知道2015年6月時其市值爲327億元,區間跌幅已高達68%,但如此重大涉及賽馬與體彩的行情來臨,該公司本該成爲最耀眼的明星。現實情況卻相當不幸;一切與中體產業無關,自2018年3月27日起它停牌一個月。

“在廁所哭吧”,一位持有該股的人士以特有方式自嘲。

市值抽水七成的“第一股”

中體產業,是中國本土最早一家以發展體育產業爲主體的上市公司,目前已建立以體育場館爲核心的全產業鏈業務結構。該公司的業務構成中包括以賽事服務爲核心的內容提供——北京和武漢馬拉松乃其最大IP,以體育營銷、體育經紀、休閒健身爲核心的體育服務,以及一直引起外界注目的體育彩票等相關業務。

從目前公佈的2017年業績來看,中體產業自2014年起淨利潤已經連續四年出現下滑。其中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0.92億元,較上期同比減少7.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爲5811萬元,較上期同比減少4.75%;扣非後的利潤則爲5640萬元。注意:早在2013年,該公司曾以9.85億元的營收實現淨利潤1.36億元。與2017年經營數據相比,其年度淨利潤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而在2015年和2016年中,中體產業實現淨利潤分別爲7759.21萬元和6100.99萬元。

再就各項業務指標細細打量一下中體產業吧。

2017年該公司體育相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45億元;房地產相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35億元。確實,一段時間來這種“體育+地產”雙輪驅動方式被市場分析人士比作“掛羊頭賣狗肉”,哪怕其中體育主業提供的營收佔比仍在51%。

僅就體育業務營收來分析,其中賽事管理與運營業務營業收入1.41億元,較2016年同期下降29.60%;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業務收入達1.51億元,較2016年同期上漲20.5%;休閒健身業務營收4051.55萬元,同比下降21.17%;體育經紀業務營收4722.38萬元;較2016年同期下降17.39%。重要的來了,體育彩票相關業務全年營收6030.37萬元,毛利率達41.35%,但較2016年營收下降23.45%。

切記,這是一個已得到部分改善的成績,因爲根據半年報,該公司前六個月體彩票相關業務收入爲2083萬元,同比下降了32.58%。

顯然,半年過後下降幅度收窄將近10個百分點。不過在一派彩票概念狂熱中不妨記清一組對比數字:2017年上半年,中體產業源自彩票業務收入佔其體育類收入的17.54%,佔公司總營收約5.17%。而以全年看,其彩票業務收入相對公司營收的佔比是5.49%。

可有可無?大錯特錯。

六年前中體產業花費9000萬元購入體育總局麾下英特達業務,恰有其深謀遠慮。據悉,該公司在穩定傳統終端機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積極開拓佈局即開型體育彩票自助終端機運營及銷售,推進產品升級選型工作,廣泛參與項目招標,目前成功中標江蘇、四川、寧夏、河北採購項目及上海、寧波運營項目。

關鍵還在利潤率。雖然該公司彩票業務同比收入下滑,但毛利率卻在提升。其中2017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爲6030.37萬元,毛利率爲41.35%,後者較上年增加8.47個百分點。2016年,公司披露的彩票相關業務中,7877.41萬元的收入對應的毛利率爲32.88%。而在2015年,公司彩票主營收入1.38億元,毛利率23.22%。有研究人士判斷:“隨着未來體彩業務的興起,公司業務收入與毛利率水平均會大幅提升”。

好事多磨的重組

之所以缺席此次“海南盛宴”,緣於一場肥皂劇式極其拖沓的重組行動。

早在2014年8月22日,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基金中心(下稱基金中心)即對外正式宣佈,因無法履行向中體產業注入核心資產的承諾,將在三年內出讓其所持中體產業22.0733%合計1.86億股股票。

2016年11月13日,遴選接盤方工作正式開始。考慮到“國有屬性”,基金中心同步開出四項要求,即成立時間三年以上,且連續兩年盈利;有明晰的經營發展戰略;有促進持續發展和改善法人治理結構的能力;擁有符合證監會規定的優質資產且承諾在一定期限內注入中體產業。

必須承認,基金中心對於放棄國家體育總局唯一上市平臺開出的價碼並非高不可攀。但直至2017年1月上交所致函該公司詢問具體進展後,原來應於10天內浮出水面的入幕之賓候選人才遲遲亮相,這已是當年的2月10日。

市場的熱情被迅即點燃。從名頭上看,四家入圍公司貌不驚人:翔明體育、新理益集團、天津樂體安鴻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深圳鵬星船務。

不過,真面目很快釐清,新理益背靠前法人股大王、現國華人壽老闆劉益謙;天津樂體隸屬賈躍亭的樂視體育;深圳鵬星船務實控人爲佳兆業大佬郭英成;即便最神祕的翔明體育,也有一個在名字上頗爲唬人的“富爸”——外灘控股。

更弔詭的是,前度劉郎又重來,劉益謙十年前曾入股中體產業成爲第三大股東,並在一年多時間的持倉中暴賺6億人民幣。而賈躍亭此刻剛宣佈接受孫宏斌168億元人民幣的緊急馳緩。郭英成的佳兆業卻要到一個月後才能在港股復牌,而在之前郭氏剛剛將有意“趁火打劫”的孫宏斌“禮送出境”。至於外灘控股,關於其控制人和所從事金融產業的市場傳言亦錯綜複雜。

最終,四家入圍者無一雀屏中選,關於首鋼集團接棒的消息又開始甚囂塵上。

當年7月5日,港股上市的中國奧園(03883.HK)以繳納5000萬元誠意金方式正式成爲第二輪中唯一出現的潛在股權受讓方。

很可惜,再度無疾而終。

體彩核心公司中體產業重組面紗待揭

兩輪5家意向方盡數被淘汰,中體產業新東家徹底難產。

然而,2018年2月28日一則人事任命令事態發生戲劇性轉折。前國家體育總局體彩中心主任、時任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的王衛東正式空降中體產業出任總裁,並於一日後接掌董事長,這被市場解讀爲:“體管總局思路轉變,由棄子改爲加強控制”。

3月27日,中體產業因重組事宜再度停牌。公告顯示,該公司正籌劃向其二股東華體集團有限公司(持有3.2251%)發行股份購買後者擁有的中體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國體世紀體育用品質量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等股份。可以看出,此番重組中,中體產業將直接發行股份收購資產。雖然關於收購案的具體細節並未公佈,但毫無疑問,收購完成後華體集團在上市公司持有的股份將有所增加,且具有更大話語權。

請切記,華體集團原本就是體育總局掌控的重要資產。同時,本次重組涉及的中體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顧名思義與中國體育彩票事業密切相關。歷史信息顯示,在2015年9月,中國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將其持有的3.2251%中體產業股份注入華體集團。因此,在華體集團的股權架構中,國家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本是大股東之一,另兩位股東分別爲中國奧委會和國家體育總局機關服務中心。除此之外,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旗下擁有中國體彩網、中國競彩網、中體彩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等優質資產,其中中國競彩網曾與500彩票網一樣擁有互聯網售彩試點資質。

有研究人士指出,“本次重組收購華體集團在中體彩科技持有的股份後,中體產業的體育彩票業務將出現根本性變化。其彩票業務因獲得優質資產注入也將坐穩‘國家隊’的名頭”。

跑馬VS馬彩

當賽馬與馬彩發生勾連,就如同將一根火柴扔進一瓶茅臺。

賽馬運動歷來被譽爲“國王的運動”,歷史悠久且其魅力長盛不衰。尤其在19世紀隨着賽馬彩票的風靡及國際化進程的加速,賽馬運動逐漸實現全球化,並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英國,賽馬是僅次於足球的第二大運動,賽馬業也是英格蘭的第十大產業。馬業對美國經濟的年度產值貢獻達1121億美元,甚至超過鐵路運輸、廣播電視等行業。在中國香港,馬會一度超越怡和洋行、滙豐銀行與港督,成爲這塊土地上最有勢力的話事人。

香港賽馬會成立於1884年,1971年正式由業餘機構轉爲職業賽馬機構,目前爲全球最大非營利性質賽馬機構。在致力於提供世界頂級水平賽事、體育及博彩娛樂同時,香港賽馬會也是香港最大的慈善公益資助機構。2015年-2016年度,香港賽馬會的總收入高達327億港元,稅收貢獻爲206億港元,併爲當地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機會。

在中國內地,耳熟能詳的賽馬場分佈在武漢、成都、南京、廣州、濟南等地。其中武漢東方馬城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郊的東西湖區,於2003年正式投入使用,爲香港東方神馬集團控股的東方神馬實業(武漢)有限公司運營。東方馬城承辦了多場國內重要賽事,並在2011年7月獲批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而南京國際賽馬場位於南京市棲霞區,爲十運會的馬術項目而建造,佔地78.7萬平方米。

而內地最著名的賽馬場,則位於廣州天河區黃浦大道西,佔地38萬平米。早在1993年1月,廣州舉辦了首屆“公益賀歲杯”馬賽,並同步推出馬彩。次年,廣州賽馬運動一場投注額已高達1000多萬元,每個賽馬日平均錄得近兩萬人蔘加。是時出版的《粵港信息日報》因推出“馬經版”一紙風行。至1999年12月12日完成內地最後一場附帶馬彩的跑馬,7年間廣州共舉辦了757場次。之後,便是長達19年的沉寂。

隨着海南新政面世,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啓。

一年前的4月17日,因首輪重組失敗,中體產業復牌後股價大跌8.07%至16.98元,而在之前數個月內,其股價曾一路由每股19.85元勁升至27.5元。

一年過去,在每股11.64元的停牌價上,中體產業迎來了本屬於自己罕見的行情卻無能爲力。“請到天涯海角來,這裏馬票四季賣”,這一次他還有機會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