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者:黑豆老末儿

所读书目:《论语别裁》 作者:南怀瑾

(宪问第十四)

原文: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ao第四声)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嫁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子曰:为命,禆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选段:

后羿凭他的射箭技术和武勇,为有穷国君,想称王而最后不得好死,被他的臣子寒浞杀掉了。奡又是寒浞的儿子,力气很大。所谓荡舟,就是可以把在江海里航行的船,一手抓起来在陆上拖着走。后来也不得好死,为少康所诛。

······

禹和后稷,没有羿、奡那么大的雄心和本事,自己规规矩矩去种田,很平凡老实的人,最后都得了天下。禹是自己得了天下,后稷是他的子孙得了周朝天下。

·······真爱一个人,如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要使他“劳”,这个劳并不一定使他去劳动,要使他知道仁恒的困苦艰难。

老末儿感慨:

一家老少三代。

老人做好了午饭,喊正在在家工作的女婿和正在洗衣服的女儿吃饭:“该吃饭了,叫孩子一起来吃饭。”

“儿子,该吃饭了!”妈妈敲门。

“知道了!”

四个大人坐在了饭桌周围,只等孩子过来吃饭。

“咚咚,出来吃饭了!”爸爸过去又叫一遍。

“嗯”

爸爸坐下了,儿子在自己屋里还未有响动,姥姥看不过:“这孩子,该吃饭就不吃饭,吃啥 了!”姥姥说着又去外孙子门口叫“都等你啦,快点吧,都叫你好几遍了!”

“你们吃吧,我不饿!”只听声音不见人。

“你说你吃完了饭再做事不好吗?”

······

这个场景估计很多家庭都不陌生。

上述场景并不是家家如此,但也算得上是普遍了。

我曾看了很多孩子对同一个题目《尊重》所写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罗列了通篇的大道理、哲理名言,可谓是说的比唱的都美好,只是这些文字中鲜有来自自己经历又经过自己头脑思考落到实处的内容。

现实生活中,做父母的总是感触现在孩子“多累呀!压力那么大!”在此心理状态下,对儿女是有诸多的体谅。可体谅是双方的,若只是体谅的状态下代劳了孩子所有的责任和事情,那也只能是剥夺了儿女体会生活的权力,剥夺了他在从真正的正常生活中自我教育的权力。

真正的“爱里生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