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正因如此,武王并没有安排人把九鼎运回丰镐,而是就地搬到了不远的洛邑暂时安放,等新城建好后就能直接定鼎中原了。本文关键词:周迁九鼎、武王西归、未带九鼎、史记、展九鼎宝玉、武王难眠、周公询问、诉说烦忧、国运长久、营建东都。

前面几篇文章咱们讲了牧野之战,又把周国胜利后,武王在朝歌和返回丰镐所做的一系列善后工作叙了一叙。最后又在上次文末,笔者告诉大家还有一组国之重器没有讲到,那就是在下故意跳过没说的“禹王九鼎”。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这九鼎,看看周武王得胜后如何对待这组宝物的。
说到“九鼎”大家已经都知道了,那是当年大禹在位时,以天下九州所贡之金(即青铜或铜的意思)铸造的九个大鼎。九鼎与九州一一对应,上面绘有各州的地图、物产、生物等图样,拥有九鼎就相当于坐拥九州,也就是得到了天下的意思。当年商汤推翻夏桀,一边忙于新王朝的建立,一边还派人把九鼎运回了自己的首都亳,可谓是两不耽误。
但奇怪的是,同样是推翻了前朝后的新建工作,武王却没有像商汤一样把九鼎运回自己的都城丰镐。难道是武王建立周朝的工作更加繁重,以至于实在无暇顾及九鼎了吗?答案显然不是,因为商朝故地武王仍然封给了武庚和商朝遗民,如果把九鼎再留在当地,岂不是还是尊他们为天子嘛,这不就白费了那么多功夫嘛。所以,九鼎肯定是被武王运走了,只不过没有运回西岐,而是另有去处。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灭商后,九鼎被提到过一次,只不过这一次提到九鼎,并非姬发命人搬运九鼎,而是进行了一次公开展示。书中提到,纣王自焚后周军进入朝歌城,一边释放狱中所囚禁的忠臣义士、平民百姓,一边打开鹿台和钜桥的仓库散发钱粮。做完这一切安抚工作后,武王特意让南宫适和史佚把九鼎和各种昂贵宝玉搬了出来,在众人面前进行了一次公开展览。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其实,这就是武王在跟天下人宣告,如今九鼎已经归周,他姬发是新的天子了。
可九鼎被武王这么展示之后,就没有了下文,等再次提到时,竟然已经是周成王的时候了。莫非是太史公资料不足,没有掌握九鼎的动向,以至于出现了空档期么?但以大家对司马迁的了解,他不应该是一个如此粗心的学者,这么重要的国宝,不可能平白无故就不追究了,他没有直接说明一定另有原因。
于是,笔者继续研读《史记》,还真从另一段落中品出了一点内容。原来,武王从朝歌回到丰镐后,虽然整日忙于王朝初建,周朝也开始走向正轨,但他仍然彻夜难眠。他的弟弟周公旦看到武王如此不能安寝,既奇怪又担心,便来到宫中询问君王因何事而烦恼。武王看来询问的是周公,也没什么外人,就把心中担忧的事讲了出来。
原来,让武王烦忧的事正是国运长久的问题,姬发提出殷商不受上天护佑是从他还未出生时就开始了,到现在商朝灭亡已经有六十多年的时间了。并且纣王一朝小人当道、贤臣被放逐,更是加速了商朝的灭亡,成就了周国的伟业。现在,自己身为天子,却不能确定上天是否护佑周朝,也不知道周朝的国运是否长久,让他如何能睡得着啊。
接着,还没等周公进行劝导,武王又继续把他心中所想的如何能让周朝国运长久的想法说了出来。姬发希望自己能找出所有的恶人,像纣王一样让他们都受到惩罚,并且他还要为民众日夜操劳,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朝廷的恩泽,从而始终臣服于周。另外,武王还跟周公提到,自己发现洛水至伊水一带土地广袤平坦,又是夏朝曾经定都的地方,比起南边的三涂,北边的太行,以及黄河一带要更加靠近天帝,更加适合作为周国的东都。因此,武王打算在洛邑建造城市,以后用来加强对中原及东夷地区的管控。
这看上去是周武王忧国忧民,并且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使国运长久,想在洛邑一带建立一个东都。但细细品来,其实就是武王自己仍然有一颗向往中原的心。虽然上次咱们分析了,丰镐与朝歌、安阳一带比起来有很多优势,但这里毕竟还是比较偏,比不了中原的富足和繁华,所以营建东都就是要把政治中心向东迁移。
也正因如此,武王并没有安排人把九鼎运回丰镐,而是就地搬到了不远的洛邑暂时安放,等新城建好后就能直接定鼎中原了。他的这些心思一直埋在心中细细筹划,没跟任何人提过,今天见周公询问又无外人在场,这才吐露了出来。
这下大家知道九鼎去哪了吧,只不过此时的九鼎只是暂时存放,并没有正式落位。要想知道九鼎最后如何被安放,咱们暂时还不能说,等到成王时洛邑新城建好后,咱们再叙一番。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笔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周迁九鼎、武王西归、未带九鼎、史记、展九鼎宝玉、武王难眠、周公询问、诉说烦忧、国运长久、营建东都。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