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再好的方法,不執行等於0。

  文/麥子,公衆號:九月麥地(ID:maizijingjing314)

  

  01

  ▼

  “我努力工作,招誰惹誰了,怎麼還成爲一種罪名了呢?”

  微信上,我和大學同學黃超聊天,聽他憤憤不平訴說辛酸。

  我所認識的黃超,誰都知道他是個老實人。沒什麼特點,沒什麼優點,本本分分,值得信賴。畢業後就進入現在的公司,一晃七年。對工作可謂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領導安排什麼就幹什麼,來者不拒,隨喊隨到,熬更守夜,加班加點不在話下,老婆生孩子都沒多請假。

  眼見身邊的年輕人,一個個後來居上地提拔、加薪、騎到頭上。只有他一直原地踏步。這也就罷了,他忍,他受,他等。可沒想到領導居然拿他開刷:“大家不要學黃超,是挺努力,但效率不高。”

  “我做事是沒有別人來得快,可是,我從來都沒有懈怠過啊!我比誰都來得早走的晚啊!爲什麼要這樣對我!我努力還錯了嗎?”

  看着滿屏幕的感嘆號,我感覺到黃超話語間有一種價值觀崩塌似的心酸、失望與無助。

  我很想告訴他,領導的話似乎太過直接,但貌似也沒什麼錯。努力如果沒有結果,比懈怠更讓人難以接受。但那一瞬,我於心不忍。

  而可怕的是,我們周邊把努力視爲本分的人,比比皆是。只知努力而不注重效率,也比比皆是。

  02

  ▼

  職場生存,光努力就夠了嗎?顯然不行。努力,是一種好品質,當然值得提倡。只是,努力並不等同於高效。而職場主要靠後者說話。

  有的人死心塌地選擇努力,是因爲努力曾經是一種流行。祖祖輩輩的經驗都在提醒他,努力纔會出人頭地。從小到大,我們經常接受到的教育是,“你窮,是因爲你不夠努力”“你不幸運是因爲你努力的還不夠”“所有的失敗僅僅是因爲你的努力還不夠”……

  英國《衛報》的一篇文章描述了這種努力的可怕後果:中國人平均每週工作時間超過全球平均水平14小時,絕大多數中國人仍然穩穩當當地在底層崗位上拿着很低的工資。

  《挪威的森林》裏永澤說,絕大部分人都只是在機械地勞動,但那不叫努力。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迷失於努力,是因爲被努力所迷惑了。

  通常情況下,人人都是先有努力,再出結果。這本來沒什麼問題,人都是這樣循序漸進成長起來的。但有些人在努力的過程中逐漸忘卻了還有效率這回事,在徒勞的努力中不可自拔,還自我感動、感覺良好,這就比較悲劇了。

  還有的人,努力是做給人看的,因爲努力最容易看得到。

  最可怕的問題在於,更多的人選擇努力而不是效率,是因爲頭破血流也沒有找到通過效率的那條小徑。想出效率,卻往往做不到。只能顯得努力。於是,在這個高效爲王的時代,很多人一邊活在對追求高效能而不得的焦慮之中,一邊又無可奈何地拽緊努力這根救命稻草往前走,畢竟,雖然說沒有效率的努力近乎無能,但近乎的無能也總比被看破的無能好。

  對於這種情況,新銳作家肖卓爲此專門寫了一本書贈送給那些人,這本書叫《你只是假裝很努力》。

  

  03

  ▼

  提高效率真的很難嗎?

  在朋友圈中看到了一個愛讀書的朋友吐槽。爲了解決自己拖延症,缺乏效率的問題,她買了一大堆的提高效率的書,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效率 : 合理支配你的時間》《零秒思考: 速度解決一切的麥肯錫工作術》《全力以赴 : 高效能人士的精力管理手冊》……

  劃重點、做筆記、寫大段大段的心得,金句記了一大堆,可忙起來卻一句都沒用上。她在朋友圈還提問過:如何實踐這些書,把知識轉化爲效率?

  還有很多人,他們會在每年元旦或大年初一,在微博、QQ或朋友圈立Flag爲證,“新一年要讀一百本書”“賺100W”“減掉20斤”……甚至有人還會常年掛着一個“不減XX斤不換頭像”的頭像,但鮮有人將目標和計劃對應,甚至很少有人去分解,將其落地。

  我另一個同學就是那個“新年減掉20斤”目標的提出者,年年提。2017年我用一年的跑步+合理飲食,成功減掉了22斤。2018年新年的第一條微博,她還在提“新年減掉20斤”。很多人點贊,沒有人相信。再美好的願望,缺乏效率的執行都不能落地,也就只能永遠在新年的天空上飛一飛。

  知乎上也有個故事,一個男孩講述了他自己追求高效生活的經歷。他的手機上,下載過不少於50種效率app。他還有一個筆記本,記錄了超過999種提升效率的方式方法,可謂是豪華版的《效率大全》。其中有愛迪生的,有馬雲和雷軍的,培根的,松下幸之助的,蕭伯納和歌德的,有的提供世界觀,有的提供方法論,有的是理論指引,有的直接就可以拿來用。

  “999種方法,都沒有讓我成爲一個高效能人士”,他喪氣地說。

  大多數雞湯對於提升效率而言,效果就像韓寒說過的那句話——聽過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不得不說,心靈雞湯還是有營養的,但得看誰,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去吸收,這一點常常被忽略。

  歸根到底,別人走過的路,往往與你八字不合。

  04

  ▼

  效率提升有葵花寶典嗎?那些希望讀幾本書聽幾堂課就能成爲效率高手的人,恐怕要失望的。職場高效率的關鍵,在於從別人的經驗中尋找到具有普適性的思維模式。

  我的主業是財務,是一項需要細心的工作,大多數時間都依靠電腦辦公,那麼我就從這個角度來談一談。

  ■努力把自己變成一臺移動工作站

  高效率意味着什麼?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像一臺移動電腦,自帶電源、自動開機,隨時隨地開始戰鬥、進入角色、創造成績。

  朋友就職的公司新來了兩個員工,一個叫小張,一個叫小王。小張在短時間內就贏得大家交口稱讚,小王則有點不討喜,爲什麼呢?每次找小張要材料,他總是第一時間發來。而小王如果不在公司就沒轍,真讓人着急。而小張和小王的區別,無外乎在於他善於利用工具。微信文件助手、手機QQ、網盤、郵箱,都是他的隨身u盤,不管上班下班還是出差度假,他隨時可以進入工作狀態。

  今天的上班族,如果只能做一個“坐在辦公桌前的小王”,當然是沒辦法提升工作效率的。互聯網+時代,坐在辦公桌前才能做事,已經越來越不流行了。

  真正有效率的人,會把自己身邊的手機、電腦、平板、電視、耳機,一切都變成生產力工具,藉助雲存儲、雲文檔、雲便箋、雲同步、雲收藏,一個人,無論身在哪裏都是都是一支隊伍,都是一個移動工作站,多屏互動、騰雲駕霧,隨時隨地處於開機狀態。這樣的一個你,效率當然遠不止八小時。

  ■尋找和熟練使用快捷鍵

  剛畢業我曾經在機關裏幫忙過一段時間,一個老科員說,當他第一次看到我使用word的時候,感覺自己一直用着一套假的office。而我做了什麼嗎?無外乎熟練使用CTRL+a(全選)、CTRL+z(撤銷)、CTRL+c(複製)、CTRL+X(剪切)、CTRL+S(保存)之類的如此這樣的快捷鍵而已。

  我並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大不了,因爲還有人可以幾乎不依靠鼠標而玩轉word。但他卻宛如發現了新大陸。

  這樣的人在你身邊恐怕多如牛毛。我就見過在一個付費學習社羣裏,有人不停地問小白問題,花了半個小時等課程助理來解答,而答案只需百度就可以找到。

  只是凡事想一想、搜一搜,學習下前人的經驗,就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這樣的效率提升,對普通人難嗎?在這個搜索萬能的時代,各行各業都有太多的快捷鍵,而且不是祕密。

  舉個栗子!有人已經用語音輸入法創作並出版作品,但絕大多數手機用戶都不知道善待這個準確率已達到97%的溝通神器。

  考過司法的同學都知道,號稱“鳳科大帝”的刑法知名輔導老師劉鳳科慢如龜速的語速實在讓人忍不住吐槽。但只有1%不到的考生會思考:有沒有一種可以加速播放的軟件呢?他們最終找到音頻加速軟件來解決了這個問題。

  最困難的就是,你和有些人一樣,可能一輩子都沒發現你工作的行業中,有無數快捷鍵的存在。條條大路通羅馬,悲劇只在於,你一直都選擇了最慢的那條路。

  ■排除思維裏的各種自啓動負程序

  你身邊是不是還有很多這樣的人,電腦一開機,殺毒軟件兩三個,瀏覽器三四個,輸入法五六個,迷你彈窗七八個,自啓動軟件一堆。每次開機沒有五分鐘無法辦公。問她爲什麼不一次性手動設置清理一下?回答都只有一個:麻煩。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每次手動關閉一個彈窗不少於三秒鐘,多一個輸入法多啓動一分鐘,其他自啓動軟件太多和佔用內存的情況就更不用說了,很多人一天之中純粹因爲電腦設置不到位而直接損耗的時間可能就有五到十分鐘,一年下來就是300至600小時。

  這是我另一個特別高效的朋友給我列的數據。我曾對他這樣來計算時間感到不可理喻,但後來想象了一下,一年之中,有3到6個小時都在徒勞地點擊鼠標,只是爲了關閉一個個因爲怕麻煩而天天見的垃圾彈窗……這樣看起來真可怕。

  是的。你越是怕麻煩,麻煩就越不怕你。我們思維裏的自啓動負程序,除了怕麻煩,還有懶散、隨便、拖延。你發奮要讀的書翻開了一頁,但拖延症讓你此後三年都沒看到結尾。你買了一個跑步機,但懶散讓你只堅持了一天就任它喫灰。你想到了一個好的idea,但沒有動手的習慣讓你很快把它忘得一乾二淨。

  每個人頭腦中都住着很多的自啓動負程序,讓我們動輒糊塗、死機、運行緩慢。拆掉這些自啓動程序,才能輕裝上陣,變成更靈活的人。

  高效率很難嗎?如果你不學習、不思考、不進取,或者是一開始就好高騖遠,當然很難。如果你嘗試發現、探索並養成了好習慣,也許就能找到通往高效率的鑰匙。

  想撕掉低效能人士的標籤就趕緊行動起來吧。

  “畢業1年,失業3次,純粹是風水問題”

  成爲聰明人的第一步,是學會「問對問題」

  這三大低效思考的癥結,解決一個你就甩開別人好遠

  作者:麥子

  十年財務人,九月麥地創意工作室創始人。

  效率手帳er,多平臺寫作者,

  懂點心理,擅長運營,“手帳+”70W話題社羣發起人。

  公衆號:九月麥地。微博@九月麥地Wheat.

  原文標題:3招思維模式,教你如何在職場上提高效率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本人。

  成長困惑、職業瓶頸、人際關係、自我提升.....

  “黑天鵝圖書”爲每一個渴求上進的你,

  準備了1000篇優質文章。

  1、關注公衆號“黑天鵝圖書”,在菜單欄內回覆“10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