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市“兩會”期間,市長陳如桂提出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龍崗積極響應這一號召。1月23日,龍崗區以區委1號文的形式印發了《深圳市龍崗區委區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深圳東部中心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針對城區發展特點,出臺系列產業發展扶持措施,優化龍崗區營商環境,着力降成本、補短板、優服務,切實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爲企業發展提供全鏈條的服務與保障。

  聚焦先進製造業,增加要素供給

  城區想要發展,空間保障是基礎。該《意見》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制約先進製造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增加生產用地、用房、扶持政策等要素有效供給。

  爲此,《意見》提出改革工業用地使用方式,實行只租不售、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先撥後讓等彈性工業用地出讓制度,土地供應優先保障存量大型工業企業產能擴張或母廠轉移。鼓勵社區股份合作公司和製造業企業以建成物業分成方式參與原農村集體工業用地入市流通。

  同時,《意見》提出研究制定工業上樓建設標準和相關扶持政策,探索M1(一類工業用地)、M0(新興產業用地)混合用地開發模式,推動“工業上樓”。M1主導功能爲生產型廠房,允許地塊內建設單棟辦公面積不高於30%的綜合性(宿舍、辦公、食堂及其他公配設施)樓宇,鼓勵建設高標準廠房;M0地塊新建載體鼓勵配建一定比例的無污染廠房,鼓勵引導園區將M0和M1地塊上配建的宿舍租售給入駐企業及其員工。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注重對國有企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提升,支持國有企業優化提升存量物業,參與重點片區開發、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和不同經濟成分的舊工業區升級改造,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高品質的產業空間載體。

  注重工業和服務業,出臺專項政策

  龍崗是深圳的工業大區,今年上半年,龍崗規上工業增加值及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一。同時,龍崗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尤其是服務業勢頭強勁。爲了進一步扶持工業和服務業,龍崗剛剛出臺了《深圳市龍崗區經濟與科技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實施細則》,從產業規模、行業類別、投資扶持等多角度,爲企業發展全鏈條提供幫助。

  其中,根據工業企業規模的不同,“龍騰計劃”提供不同級別的幫扶。在配套類扶持上,龍崗格外注重服務業總部企業配套扶持、上市配套扶持、軍民融合配套扶持和信息化配套扶持等。

  培育有競爭力的“潛力股”

  除了擴展空間,近年來,龍崗區秉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升級。在企業培育上,龍崗注重對於“潛力股”的培養,推出“中堅企業培育計劃”,在最新出臺的《龍崗區中堅企業培育計劃實施辦法》中,龍崗主要從財政獎勵、人才待遇、專家指導、金融助力、政務靶向服務、員工素質提升、高新產品推廣、發展空間保障這8大內容板塊進行有效支持,精準扶持一批企業做優做強。這是繼去年“龍騰計劃”後推出的又一重大措施。

  獲得區政府認定的中堅企業,從認定次年起按其上一年對本區地方經濟發展超出基數累計增長目標值的增量貢獻給予經營貢獻獎。第一、二年給予90%獎勵,第三年給予75%獎勵,第四、五年給予60%獎勵,每年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2億元。

  在人才扶持上,按中堅企業上一年度在本區的工商稅收金額,每滿1000萬元給予一個骨幹人才優待名額。中堅企業骨幹人才分層分類認定爲“深龍英才”。達不到A、B、C類標準的,由企業自行推薦,經審覈符合最低要求直接認定爲D類“深龍英才”。

  另一方面,龍崗開展政務靶向服務,強化區領導掛點服務中堅企業制度,整合政務數據資源,優先向中堅企業免費提供區內行業經濟信息、產業空間信息、勞動力人口信息、產業鏈上企業空間分佈信息、合作伙伴經營狀況定性信息和安全生產信息。

  在儲蓄後備人才上,定期開展中堅企業與區內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供需對接。對中堅企業與相關院校合作開設的產學專班、在職班和企業包班,在年度限額1000萬元(含工作經費)以內給予卓越和優秀中堅企業20%、潛力和後備中堅企業40%的學費資助。

  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

  近年來,龍崗區秉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升級。《意見》從完善區域創新生態系統的角度圍繞創新能力、創新人才和創新保護提出5項措施。其中,推動公共技術平臺產業化,引導行業協會積極參與,實施企業研發機構覆蓋行動,充分發揮龍崗國際大學集聚優勢,加強產學研合作,按照“一大學一中心”思路規劃建設一批特色明顯的創新中心,引入市場化模式建設新型科研機構等衆多舉措都有助於加強實體經濟創新能力建設。推動創新模塊化分工,培育合同製造商,保障合同製造商在創新型產業用房和人才住房供給等方面享受與自主創新型企業同等待遇。

  在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方面,《意見》提出,控制拆除重建類城市更新的規模和速度,引導鼓勵綜合整治類城市更新,支持舊工業區“帶產業項目”“爲擴大產能”或“用房企業聯合參與”升級改造,提高未建空地容積率,既可以保障產業發展空間,又可以有效穩定空間使用成本,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提出要挖掘集體廠房的潛力,引導國有和社區集體工業廠房和倉儲用房直租符合產業導向的實體經濟企業。

  不僅如此,龍崗落實國家、省、市稅費減免政策措施,指導實體經濟企業充分享受小微企業一攬子稅收優惠、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和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龍崗全面清理規範行業協會、行政審批中介收費。

  優化政務服務

  打通政府服務企業的“最後一米”

  去年7月,龍崗區4園區政企共建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集中揭牌儀式。加上全國首個政企共建產業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天安雲谷園區,5個園區平臺可爲園區內1500多家企業、15萬名創新人才提供包括基礎政務服務、產業項目政策扶持、政策宣講、產學研合作、園區物業管理等服務。

  同時,龍崗實行“一窗式”改革,變各自爲政爲統一管理,建設統一信息平臺。龍崗開發了覆蓋區、街道、社區三級“一窗式”的信息化系統,凡是進入審批服務流程的事項,一律在系統平臺中進行推送。目前,區行政服務大廳按商事登記、工程建設、綜合服務等三類主題設置了30個綜合窗口,窗口數量從成立之初的92個,下降爲目前的59個(包含諮詢窗口),同比減少了約36%,但羣衆等候時間壓縮了50%以上。

  在“一窗式、一網式”改革的基礎上,龍崗以“審批圍繞項目轉”爲核心,針對制約政府投資項目推進效率的瓶頸問題,開展了“多規合一”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改革。構建“多規合一”項目協同生成機制,建成了全區統一的“多規合一”系統,推動部門間關聯數據共享,實現了“一張底圖”信息化管理和數據共享,爲提高項目策劃生成效率、可實施性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龍崗建立“審批圍繞項目轉”的審批機制。改變“部門只管審批、不管項目進度”的被動審批模式,由項目單位倒排審批計劃,採取取消、合併、並聯審批,容缺受理等多種措施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全流程的審批時間。

  “龍騰計劃”扶持政策

  1.工業企業規模

  ●百億級以上的企業,屬於工業領軍企業專項扶持範疇,最高可獲得8000萬元獎勵;

  ●10億級以上企業,屬於工業骨幹企業專項扶持,最高可獲得2500萬元獎勵;

  ●規模以上企業屬於工業高成長性企業專項扶持,最高可獲得300萬元獎勵;

  ●“500”強及深圳工業百強企業專項扶持最高可提供1500萬元獎勵;

  ●區內企業新增投資的扶持,最高可獲投資額15%,2000萬元的獎勵。

  2.行業角度

  ●零售業專項扶持最高可獲500萬獎勵;

  ●生產性服務業轉向扶持,最高可獲300萬獎勵;

  ●工業設計專項扶持,最高可獲150萬獎勵;

  ●律師業專項扶持,最高可獲80萬獎勵。

  3.配套類扶持

  ●募集資金50%以上且規模不低於1億元的上市企業在上市後三年內將募集資金用於龍崗工業投資或技改投資,獎勵1000萬元;

  ●獲得深圳市軍民融合資金扶持的項目,按照市扶持額的80%給予配套扶持,最高800萬元;

  ●已獲得市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項目扶持的信息化建設類、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類、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類以及省級以上項目獎勵類的企業,按照市評定扶持金額的100%給予扶持。

  本版採寫:龍崗通記者張一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