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烟草》 2018年 第24期

作者:王源/文图

“株高118厘米,最大叶片长75厘米,有效叶数21片,叶片发育良好,叶色正常,分层落黄明显,营养均衡,无缺素症状……”7月20日,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曹家沟村烟田长势喜人,孟疃烟站副站长孙玉军与烟技员苑治海正在开展田间跟踪调查,他们一人负责测量,另一人负责记录。

“你看,这些烟株不胖不瘦、不高不矮、不大不小,腰鼓型身材,生长发育成熟正常,长相非常合理,完全是照着‘中棵烟’标准教科书般生长,与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气质完全相符。”孙玉军指着眼前大片的烟田高兴地说,“从目前田间长势看,今年的烟叶质量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培育中棵烟 实现均质化

“培育‘中棵烟’,实现均质化”,是潍坊诸城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近年来提高烟叶质量,彰显质量特色,提高工业可用性的一条主线。

“培育‘中棵烟’,不单纯是能获得更高品质的烟叶产品,更是一种符合烟叶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诸城市局(分公司)副经理王术科说。

培育“中棵烟”,就是通过优化栽培技术措施,让烟株生长中等,从而确保烟叶产量和品质都有保证。

根据烟区实际,诸城市局(分公司)将培育“中棵烟”目标进行了具体化、指标化和标准化,如设定了田间指标,烟株长相前期腰鼓型、后期筒型,株高100~120cm,单株有效叶数20片左右,最大叶长不超过75cm,中部烟叶单叶重9~12g。同时,对品种、单产、上等烟比例、中部烟叶比例、成熟度、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风格、农药残留等经济指标和质量指标,也都一一作了明确,将长势长相形象、产品目标明确的诸城烟区“中棵烟”清晰地刻画出来。

进入7月以来,诸城烟区5月上旬以前完成移栽的5.3万亩烤烟,烟株生长发育正常,全面进入盛花期,打过顶的烟株腰鼓型特征十分明显,各项物理指标完全符合设定的“中棵烟”标准。

多管齐下助培育

取得预期目标的背后,是诸城烟草人付出的巨大努力。“中棵烟”的特性指标,决定了它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相对苛刻,不是什么样的土壤都能长出“中棵烟”,只有土壤条件适宜的土地,才适合用来培育“中棵烟”。

2017年烟叶生产结束后,诸城市局(分公司)结合2018年烟叶生产规划,在全市12万亩基本烟田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烟田用地“大筛选”,确定培育“中棵烟”的最佳用地。

△技术人员跟踪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

首先,利用烟田档案数据,对土壤成分发生改变、病虫害发生率高、连续种烟3年以上的地块全部剔除,轮作其他益烟作物,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植烟地块;然后,对初选地块土壤、周边水源进行逐一取样化验,对土壤和水源氯离子含量过高的、pH值不适宜的地块坚决不选,将其纳入“轮换阵容”进行生态修复;最后,综合前茬作物、周边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做到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共淘汰不适宜地块2.2万亩,新调整烟田面积2.6万亩。

种庄稼素有“活不活靠水,长不长靠肥”的说法,能不能长成“中棵烟”,能不能产出烟碱含量合理、成分更协调、“黄、亮、软”外观特征鲜明的烟叶,作为烟株生长“粮食”的肥料,在施用方面讲究颇多。

根据“中棵烟”喜欢“清氮”饮食、均衡营养的特点,诸城市局(分公司)全面降低氮肥用量,亩施纯氮严格控制在3.5~5公斤;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一田一配方,在控氮的基础上稳磷、增钾、增施有机肥、补微,氮、磷、钾总体比例为1∶1∶3,按需补充镁、锌等微量元素;加大了有机肥使用量,尤其针对“中棵烟”钟爱“豆制品”的特点,增施腐熟豆饼或发酵大豆优质有机肥,亩均施用30千克以上,使施用有机氮肥达到总氮量的40%以上。

“暴饮暴食”从来不是“中棵烟”的风格,“细嚼慢咽”才是“中棵烟”养成可人身材和气质的秘诀所在。对此,诸城市局(分公司)对肥料的施用时间和方式进行优化,根据烟株生长和营养元素规律,科学调整基追比,追肥比例不低于总施氮量的30%,变“一餐”为“多餐”,做到“随需随供、按需配餐、精准供肥”,促进养分稳定均衡供应。注重硝酸钾使用,适当提高硝态氮的使用比例,追肥全部使用硝态氮,便于烟株及时吸收利用、早生快发,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烟田滴灌技术在诸城烟区的普及应用,为烤烟生长水分供应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对培养“中棵烟”长相极有帮助。在烟田浇水时,根据土壤水分检测数据、烤烟生长需要以及天气实际,做到看天看地看烟,适时适量浇水。改变伸根期不浇水的做法,移栽后即采用滴灌浇水,严控时间和水量,将土壤墒情保持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在不降低地温的前提下促苗早生快发。旺长期水分供应采取滴灌与沟灌相结合,满足烟株水分供应。水分的及时有效供给,实现了水肥耦合效应,有效提高了烟株对肥料的吸收力,促进烟株开秸开片,使叶片大而不厚、厚薄适中。

打出技术“组合拳”

“中棵烟”培育不单纯是土壤、肥水管理那么简单,它需要一整套技术体系作支撑。诸城市局(分公司)围绕“中棵烟”培育目标,打出了一套富有成效的技术“组合拳”。

推行高起垄、大小行植烟模式,平原地起垄高度35厘米,丘陵地起垄高度25厘米;实行大小行种植,大行宽1.4米,小行宽1.0米,既可以有效调节改善烟田土壤的水、肥、气、热等环境条件,改善烟田生态环境和通风透光条件,又能起到防涝、防旱、防病的作用,促进烟株根系发育和健壮平衡生长,同时便于人工机械操作,防止损伤烟叶。

推行合理密植,每亩移栽株数保持在1200~1350株,比往年增加100~200株,减少单株生长空间,提高了光合利用率,实现烟株个体发育适宜、群体结构合理,达到了以“大群体”调“小个体”的目的。

全面实施绿色防控工程,落实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推广应用“以虫治虫”天敌防治技术,利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全面推广波尔多液预防野火角斑病,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农药施用频率和数量。

△烟技员(左)指导烟农正确打顶

与此同时,诸城市局(分公司)还在品种管控、漂浮育苗、集中移栽、烟田轮作、揭膜培土、成熟采烤等方面配套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为“中棵烟”培育保驾护航。这也是今年诸城烟区烟株“照着标准生长”、长相特征鲜明的秘诀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