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菸草》 2018年 第24期

作者:王源/文圖

“株高118釐米,最大葉片長75釐米,有效葉數21片,葉片發育良好,葉色正常,分層落黃明顯,營養均衡,無缺素症狀……”7月20日,山東省諸城市賈悅鎮曹家溝村煙田長勢喜人,孟疃煙站副站長孫玉軍與煙技員苑治海正在開展田間跟蹤調查,他們一人負責測量,另一人負責記錄。

“你看,這些煙株不胖不瘦、不高不矮、不大不小,腰鼓型身材,生長發育成熟正常,長相非常合理,完全是照着‘中棵煙’標準教科書般生長,與我們心目中的形象氣質完全相符。”孫玉軍指着眼前大片的煙田高興地說,“從目前田間長勢看,今年的菸葉質量肯定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培育中棵煙 實現均質化

“培育‘中棵煙’,實現均質化”,是濰坊諸城市菸草專賣局(分公司)近年來提高菸葉質量,彰顯質量特色,提高工業可用性的一條主線。

“培育‘中棵煙’,不單純是能獲得更高品質的菸葉產品,更是一種符合菸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產方式。”諸城市局(分公司)副經理王術科說。

培育“中棵煙”,就是通過優化栽培技術措施,讓煙株生長中等,從而確保菸葉產量和品質都有保證。

根據煙區實際,諸城市局(分公司)將培育“中棵煙”目標進行了具體化、指標化和標準化,如設定了田間指標,煙株長相前期腰鼓型、後期筒型,株高100~120cm,單株有效葉數20片左右,最大葉長不超過75cm,中部菸葉單葉重9~12g。同時,對品種、單產、上等煙比例、中部菸葉比例、成熟度、內在化學成分、感官評吸風格、農藥殘留等經濟指標和質量指標,也都一一作了明確,將長勢長相形象、產品目標明確的諸城煙區“中棵煙”清晰地刻畫出來。

進入7月以來,諸城煙區5月上旬以前完成移栽的5.3萬畝烤煙,煙株生長發育正常,全面進入盛花期,打過頂的煙株腰鼓型特徵十分明顯,各項物理指標完全符合設定的“中棵煙”標準。

多管齊下助培育

取得預期目標的背後,是諸城菸草人付出的巨大努力。“中棵煙”的特性指標,決定了它對土壤環境的要求相對苛刻,不是什麼樣的土壤都能長出“中棵煙”,只有土壤條件適宜的土地,才適合用來培育“中棵煙”。

2017年菸葉生產結束後,諸城市局(分公司)結合2018年菸葉生產規劃,在全市12萬畝基本煙田範圍內開展了一次煙田用地“大篩選”,確定培育“中棵煙”的最佳用地。

△技術人員跟蹤監測病蟲害發生情況

首先,利用煙田檔案數據,對土壤成分發生改變、病蟲害發生率高、連續種煙3年以上的地塊全部剔除,輪作其他益煙作物,在此基礎上初步確定植煙地塊;然後,對初選地塊土壤、周邊水源進行逐一取樣化驗,對土壤和水源氯離子含量過高的、pH值不適宜的地塊堅決不選,將其納入“輪換陣容”進行生態修復;最後,綜合前茬作物、周邊環境、基礎設施條件等因素,做到優中選優,好中選好,共淘汰不適宜地塊2.2萬畝,新調整煙田面積2.6萬畝。

種莊稼素有“活不活靠水,長不長靠肥”的說法,能不能長成“中棵煙”,能不能產出菸鹼含量合理、成分更協調、“黃、亮、軟”外觀特徵鮮明的菸葉,作爲煙株生長“糧食”的肥料,在施用方面講究頗多。

根據“中棵煙”喜歡“清氮”飲食、均衡營養的特點,諸城市局(分公司)全面降低氮肥用量,畝施純氮嚴格控制在3.5~5公斤;全面推行測土配方施肥、一田一配方,在控氮的基礎上穩磷、增鉀、增施有機肥、補微,氮、磷、鉀總體比例爲1∶1∶3,按需補充鎂、鋅等微量元素;加大了有機肥使用量,尤其針對“中棵煙”鍾愛“豆製品”的特點,增施腐熟豆餅或發酵大豆優質有機肥,畝均施用30千克以上,使施用有機氮肥達到總氮量的40%以上。

“暴飲暴食”從來不是“中棵煙”的風格,“細嚼慢嚥”纔是“中棵煙”養成可人身材和氣質的祕訣所在。對此,諸城市局(分公司)對肥料的施用時間和方式進行優化,根據煙株生長和營養元素規律,科學調整基追比,追肥比例不低於總施氮量的30%,變“一餐”爲“多餐”,做到“隨需隨供、按需配餐、精準供肥”,促進養分穩定均衡供應。注重硝酸鉀使用,適當提高硝態氮的使用比例,追肥全部使用硝態氮,便於煙株及時吸收利用、早生快發,有利於提高菸葉品質。

煙田滴灌技術在諸城煙區的普及應用,爲烤煙生長水分供應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對培養“中棵煙”長相極有幫助。在煙田澆水時,根據土壤水分檢測數據、烤煙生長需要以及天氣實際,做到看天看地看煙,適時適量澆水。改變伸根期不澆水的做法,移栽後即採用滴灌澆水,嚴控時間和水量,將土壤墒情保持在正常合理的範圍,在不降低地溫的前提下促苗早生快發。旺長期水分供應採取滴灌與溝灌相結合,滿足煙株水分供應。水分的及時有效供給,實現了水肥耦合效應,有效提高了煙株對肥料的吸收力,促進煙株開秸開片,使葉片大而不厚、厚薄適中。

打出技術“組合拳”

“中棵煙”培育不單純是土壤、肥水管理那麼簡單,它需要一整套技術體系作支撐。諸城市局(分公司)圍繞“中棵煙”培育目標,打出了一套富有成效的技術“組合拳”。

推行高起壟、大小行植煙模式,平原地起壟高度35釐米,丘陵地起壟高度25釐米;實行大小行種植,大行寬1.4米,小行寬1.0米,既可以有效調節改善煙田土壤的水、肥、氣、熱等環境條件,改善煙田生態環境和通風透光條件,又能起到防澇、防旱、防病的作用,促進煙株根系發育和健壯平衡生長,同時便於人工機械操作,防止損傷菸葉。

推行合理密植,每畝移栽株數保持在1200~1350株,比往年增加100~200株,減少單株生長空間,提高了光合利用率,實現煙株個體發育適宜、羣體結構合理,達到了以“大羣體”調“小個體”的目的。

全面實施綠色防控工程,落實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推廣應用“以蟲治蟲”天敵防治技術,利用生物農藥代替化學農藥,全面推廣波爾多液預防野火角斑病,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農藥施用頻率和數量。

△煙技員(左)指導菸農正確打頂

與此同時,諸城市局(分公司)還在品種管控、漂浮育苗、集中移栽、煙田輪作、揭膜培土、成熟採烤等方面配套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爲“中棵煙”培育保駕護航。這也是今年諸城煙區煙株“照着標準生長”、長相特徵鮮明的祕訣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