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碗面,一条河,这就是兰州。7月25日晚8时,伴随着千姿百态、飘逸奔放的优美舞姿,旅游版舞剧《丝路花雨》在黄河剧院的首演隆重登场。演出结束,掌声雷动,全场为之轰动。与此同时,这场首秀也揭开了旅游版舞剧《丝路花雨》在兰长期驻场演出的大幕。它与云南的《印象·丽江》、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并驾齐驱成为宣传城市文化,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名片。

敦煌模式的成功可以复制

8月初,来自安徽的游客余女士在黄河剧院看完《丝路花雨》后激动不已,“知道敦煌莫高窟,但对这些几乎一无所知,这场舞剧颠覆了我对甘肃的看法,也让我对莫高窟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种魅力令人终生难忘。”

组成兰州旅游版《丝路花雨》演员团队的主干队伍是由一支极为特殊的多省份、多民族组成的五湖四海阵容,由广西南宁与新疆吐鲁番和甘肃兰州的三地汇集的汉族、维族、壮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仡佬族共8个民族组成,正是这些充满朝气的多民族演员的加盟,使舞剧作为甘肃和中国舞台艺术的靓丽名片,在丝绸之路上更好地交流传播和平、友谊的中国故事。

“旅游版舞剧《丝路花雨》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借第八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搭建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平台,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我省绿色发展崛起。这也是继去年在敦煌大剧院旅游驻场演出项目之后,再次在兰州推出的又一驻场文旅项目。”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对驻场演出信心十足,“依托我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市场行情,按照商业化模式实施舞剧《丝路花雨》在敦煌大剧院的驻场演出项目,以《丝路花雨》剧为原型,按照旅游驻场演出需求改编,先后三次修排完善创作而成。在敦煌,2017年演出216场,创利500多万元,已成为丝绸之路黄金段甘肃线路上的文化旅游地标项目。《丝路花雨》驻场敦煌演出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在兰州相信也可以。”

旅游版《丝路花雨》更精炼

“旅游版针对普通游客,剧情、音乐等均忠于原作,时间从110分钟压缩到80分钟,创新修排,全新的演员阵容,全新的音乐与视频设计和舞美制作,尽可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观赏。”旅游版《丝路花雨》出品人林忠益说。

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介绍,《丝路花雨》的商业模式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思路和包容境界,应用现代舞台艺术所呈现的手法和科技手段,融入多元文化更加贴近国内、国际观众的欣赏与喜爱需求,借助更有效的对外传播、营销手段,更好、更有效地使《丝路花雨》再度展现古“丝绸之路”的风采与精神,更有力、更准确地宣达“一带一路”承载历史和新时代的伟大精神与现实意义,在“一带一路”中成为深受欢迎的“文化使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传承发展。

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1979年为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获文化部“创作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在中国和世界舞坛上,享有“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东方的《天鹅湖》”、“中国舞剧之最”等诸多美誉,历经40载,演出达2800余场,先后出访近40个国家和地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2009年荣获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在中国舞蹈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兰州晚报记者 高宏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