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一碗麪,一條河,這就是蘭州。7月25日晚8時,伴隨着千姿百態、飄逸奔放的優美舞姿,旅遊版舞劇《絲路花雨》在黃河劇院的首演隆重登場。演出結束,掌聲雷動,全場爲之轟動。與此同時,這場首秀也揭開了旅遊版舞劇《絲路花雨》在蘭長期駐場演出的大幕。它與雲南的《印象·麗江》、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並駕齊驅成爲宣傳城市文化,實現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新名片。

敦煌模式的成功可以複製

8月初,來自安徽的遊客餘女士在黃河劇院看完《絲路花雨》後激動不已,“知道敦煌莫高窟,但對這些幾乎一無所知,這場舞劇顛覆了我對甘肅的看法,也讓我對莫高窟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這種魅力令人終生難忘。”

組成蘭州旅遊版《絲路花雨》演員團隊的主幹隊伍是由一支極爲特殊的多省份、多民族組成的五湖四海陣容,由廣西南寧與新疆吐魯番和甘肅蘭州的三地彙集的漢族、維族、壯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仡佬族共8個民族組成,正是這些充滿朝氣的多民族演員的加盟,使舞劇作爲甘肅和中國舞臺藝術的靚麗名片,在絲綢之路上更好地交流傳播和平、友誼的中國故事。

“旅遊版舞劇《絲路花雨》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借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搭建的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平臺,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助推我省綠色發展崛起。這也是繼去年在敦煌大劇院旅遊駐場演出項目之後,再次在蘭州推出的又一駐場文旅項目。”甘肅省歌舞劇院院長陸金龍對駐場演出信心十足,“依託我省旅遊資源條件和旅遊市場行情,按照商業化模式實施舞劇《絲路花雨》在敦煌大劇院的駐場演出項目,以《絲路花雨》劇爲原型,按照旅遊駐場演出需求改編,先後三次修排完善創作而成。在敦煌,2017年演出216場,創利500多萬元,已成爲絲綢之路黃金段甘肅線路上的文化旅遊地標項目。《絲路花雨》駐場敦煌演出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在蘭州相信也可以。”

旅遊版《絲路花雨》更精煉

“旅遊版針對普通遊客,劇情、音樂等均忠於原作,時間從110分鐘壓縮到80分鐘,創新修排,全新的演員陣容,全新的音樂與視頻設計和舞美製作,儘可能滿足不同文化層次的觀衆觀賞。”旅遊版《絲路花雨》出品人林忠益說。

甘肅省歌舞劇院院長陸金龍介紹,《絲路花雨》的商業模式以更加開放的理念、思路和包容境界,應用現代舞臺藝術所呈現的手法和科技手段,融入多元文化更加貼近國內、國際觀衆的欣賞與喜愛需求,藉助更有效的對外傳播、營銷手段,更好、更有效地使《絲路花雨》再度展現古“絲綢之路”的風采與精神,更有力、更準確地宣達“一帶一路”承載歷史和新時代的偉大精神與現實意義,在“一帶一路”中成爲深受歡迎的“文化使者”,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進一步傳承發展。

甘肅省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1979年爲國慶30週年獻禮演出,獲文化部“創作一等獎”和“演出一等獎”。在中國和世界舞壇上,享有“中國民族舞劇的典範”、“東方的《天鵝湖》”、“中國舞劇之最”等諸多美譽,歷經40載,演出達2800餘場,先後出訪近40個國家和地區,觀衆達400多萬人次,2009年榮獲文化部“首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在中國舞蹈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蘭州晚報記者 高宏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