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線綠道大坪路起點處亂象,引起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的關注

提升軟實力 讓最美綠道更美麗

三分建設七分管理 山線綠道大坪路亂象引發關注

一邊是停車場車位閒置,一邊是路上車輛亂停。

市區山線綠道項目精品示範段,自去年開通以來,每逢節假日,吸引數以萬計的市民、遊客,是大家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在大坪路入口處,由於上山人流多,加上管理不到位,存在環境衛生、停車擁堵等不文明現象。

在今年市兩會上,市政協委員、民革泉州市委員會主委樊美清提交了《關於加強大坪路山線綠道起點管理的建議》,建議加強山線綠道景區管理,提升景區軟實力,讓最美綠道變得更美。

■早報記者 林福龍 莊麗祥 文/圖

★現場走訪

阿婆攔路收停車費 道路成了“停車場”

山線綠道修建于山頂,四個主要入口交通條件比較成熟,通過汽車導航就能找到。位於大坪路的入口距離市區最近,又容易尋找,多數市民從這個入口上綠道。

昨天記者來到山線綠道大坪路起點處,從坪山路拐入大坪路,記者並沒有看到“山線綠道”指示標牌。記者在現場看到,起點處的停車樓已建成投用,但裏面停放的汽車並不多,反而是道路兩側斜坡處,停放着不少車子。

當記者騎電動車到達入口處,一名阿婆立即上前問道:“要不要停車,一次兩元!”而阿婆所謂的非機動車停放場所,其實就是緊挨着路旁邊的一片空地,十幾輛電動車直接停放在路面上,影響過往車輛通行。

步入綠道,道路兩側的垃圾箱倒還整潔,但旁邊不少油煎攤點正在經營,與四周優雅的環境格格不入。

★代表委員建議

“三分建設七分管理” 引導市民文明旅遊

“山線綠道建設得十分漂亮,作爲泉州市區重要景點,值得大家一起來呵護,才能營造出良好的遊玩環境。”市人大代表王堅表示,泉州許多景區(點),不論是歷史文化,還是基礎設施、環境景色,都可圈可點,“但景區建成投用後的維護管理,並不是很到位,山線綠道存在這些問題,這是一個典型案例。”

“一座城市景觀,三分建設,七分管理!”他認爲,像山線綠道這種家門口的景點,前來遊玩的絕大多數是泉州本地市民,外來遊客並不多,竟然存在亂丟垃圾、亂停車現象,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既要引導市民文明旅遊出行,同時,管養部門也要加強管理力度,共同維護最美綠道的靚麗景觀和環境衛生。”

完善綠道基礎設施 後期管養一定要到位

針對山線綠道存在的問題,市政協委員、民革泉州市委員會主委樊美清建議,要進一步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增設停車場、廁所和垃圾桶等設施,完善景區標示系統。結合“都市生態休閒”和“美麗鄉村”建設,搞好大坪路通往景區道路及景區周邊環境衛生。對通往景區的沿線旅遊環境進行重點監控,及時清理道路垃圾,讓遊客在通往景區的道路中就能感受到村村有景、處處可遊。

他還建議,在景區內增設文字、圖片等直觀生動的文化元素,如亭子命名、匾額題詞、花草樹木的名稱、海絲故事、景區內的溫馨提示等等,使遊客在遊玩之餘,能夠陶冶情操,學習文化知識,同時也起到宣傳泉州、推介泉州,提升泉州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效果和目的。通過懸掛文明旅遊提示牌的形式提醒遊客保護好景區環境,共建一個乾淨、整潔的景區。

★部門回應

停車樓“虛位以待” 路口增設指示標牌

去年年底,備受關注的最美山線綠道示範段工程完成竣工驗收,並已正式移交給泉州市精品綠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日常管理。

“山線精品示範段,一到節假日、週末,大家蜂擁而來,確實給沿線的環境衛生保潔造成一定的壓力。”該公司負責人莊先生介紹,目前4公里多的示範段共有五座公廁,沿途配置垃圾桶上百隻,專職保潔人員五名,“人流多的時候,還會增加兩名保潔人員。”

對於大坪路兩側停車造成道路擁堵一事,他解釋,起點處已投用的停車樓,共有248個車位,按物價部門審批的“每兩小時三元”的標準收費。而沿途社區居民自己整理的一處露天停車場,恰好位於停車樓下坡處,“一有車子上山,五六名居民立即攔車,讓車停路邊直接收費,一次十元,從而造成路邊亂停車,而停車樓經常空置!”

此外,該公司將立即組織人員在山腳下設立“山線綠道”引導牌,同時,還將在停車樓顯眼位置樹一個宣傳欄,“介紹示範段基本情況,讓遊客心中有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