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枪自问世以来并没有在军队中充当主要武器的角色,这主要是因为手枪的射程近而且杀伤力还较弱的原因。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手枪尽管不作为主武器在战场上使用,但是手枪也随着军工业科技的发展衍生出了很多型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等主要参展国都研制出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手枪。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战场运用最为广泛的手枪却不产自以上国家而是产于欧洲的一个小国。

1903年比利时FN国营兵工厂生产了一支口径为9mm的手枪,它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勃朗宁自动手枪。和其它手枪明显不同的是勃朗宁自动手枪的后坐力弹簧是包围在枪管周围的,而当时一般的手枪的设计是后坐力的弹簧在枪管的上方或者下方。勃朗宁自动手枪设计严谨抛光精美而且还有各种实用的保险装置,刚问世后不久便被比利时军方作为制式武器装备。

勃朗宁系列自动手枪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1910年批量生产的,一般被称之为勃朗宁1910型自动手枪。后来一些国家如西班牙等也曾仿制过勃朗宁自动手枪但是仿制版的勃朗宁手枪质量却让人嗤之以鼻。最初的勃朗宁自动手枪的弹匣弹容量为7发,后来衍生出了两种不同口径的勃朗宁自动手枪,它们的设计原理和外观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口径为7.56mm另一个为9mm。

到了1925年另一种型号的勃朗宁自动手枪,勃朗宁HP手枪正式问世。相对于勃朗宁1910型自动手枪它在体积上要略大一点,并且其弹容量也从7发增加至了13发,子弹初速度也从299米/秒增加到了354米/秒。到了1935年的时候勃朗宁HP手枪正式被比利时FN国营兵工厂批量生产,此后获得欧洲的一些国家如丹麦、立陶宛、罗马尼亚的大量采购并且将其作为军用手枪。二战爆发初期德国在欧洲横行无阻,比利时FN国营兵工厂被德国占据,在此期间比利时FN国营兵工厂为德国制造了大量的勃朗宁自动手枪用于装备德国军队。

后来加拿大的兵工厂也组建了生产勃朗宁自动手枪的生产线,从这里生产出的勃朗宁自动手枪被运送到了同盟国的军队之中,因此在当时无论是法西斯的军队还是同盟国的军队都随处可见勃朗宁自动手枪的身影。二战以后勃朗宁自动手枪凭借其结实耐用性能可靠等特点仍然被许多国家列为标准手枪,在科技技术进步如此之快的世界它能长时间经久不衰的确不得不让人叹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