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的东北和日本的本土,都曾经在不同地方发现过日军二战期间留下的军粮罐头。实际上密封铁皮罐头形成的一个真空厌氧环境,导致里面的军粮经历几十年,除了糖类和氨基酸发生部分变异之外,基本上还能够保持当初的形态。

文/炒米视角
在中国的东北和日本的本土,都曾经在不同地方发现过日军二战期间留下的军粮罐头。比如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日本人在二战时修建的虎头要塞;日本本土的四国的小豆岛,等等。
有的打开之后,甚至还保持着原来的物理状态。所以有人认为这些罐头经历了70多年,竟然还可以吃。
实际上密封铁皮罐头形成的一个真空厌氧环境,导致里面的军粮经历几十年,除了糖类和氨基酸发生部分变异之外,基本上还能够保持当初的形态。
这本质上和古墓里的木乃伊的性质是一样的。因为真空无菌的状态,使得其形态特征栩栩如生,但是其实已经是另一种存在了。
所以这只是理论上可以食用,但毕竟经历过几十年,也是味同嚼蜡,毫无原来的口感和营养。所以基本上罕有人尝试。
二战的时候,即便是日本这种乞丐版帝国主义也早已经实现了军粮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了,当时利用高温杀菌的技术也早已经成熟。所以军队口粮罐头放个几年都是可以照常食用的。
密封罐头包装食物,本身也不是日本人发明。只不过在二战期间,因为战争军队口粮长期长距离运输存储的需要,而被各国广泛运用。
但是很可惜,我国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才实现了单兵口粮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而且当时军粮比较单一,主要是红烧肉、牛肉等罐头加压缩干粮。
这比起二战时的美国单兵口粮,仍然差了半个世纪。美国二战时的单兵口粮,野战食品的种类超过23种,都考虑到了各种不同战斗环境下,如何合理搭配膳食问题。
即便和二战时期的日本相比,也就是持平水平。而这里也相差这30多年的水平。
一个国家的军队后勤保障,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在二战期间,我们的军队不要说军粮供应了,就连武器装备,还要从敌人手里夺取。
所以二战时期即便是国军部队的后勤保障,比起日军的后勤保障,也是天差地别。所以我们能取得二战的胜利,付出了多少牺牲可想而知。
而如今二战已经结束70多年,日本的街头又开始流行起了二战军粮版的赤豆饭罐头。他们究竟在怀念什么?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