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養老金自己存款,退休後收益更大」的說法是否屬實?

首先,情況基本屬實。

對於很多人來說,交社保是一筆虧本買賣,這個不假。

解釋一下社保的本質。

社會保險(Social Insurance)和商業保險(Commercial Insurance)相對。都是現代保險的一種形式。

從技術上來看,社保和商業保險的唯一區別在於確定保費的方式不同。

商業保險是以風險確定保費,社保是以收入確定保費。

舉個簡單例子,買一份商業工傷保險,保費因人而異,如果從事危險係數較大的行業,例如一家公司,經常出差跑業務的,自然保費也就高一點,畢竟出險的概率較大。如果是坐辦公室的財務,自然保費很低,因爲這種工作出現工傷的概率非常非常小。

而社會工傷保險,和工作種類是沒有關係的,並不是坐辦公室交的錢就少,跑業務的交的錢就少。同一行業內,社會保險的保費只和收入有關,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

請問哪種方式比較公平?顯然是根據風險制定保費比較公平。整天坐辦公室的門都不出,怎麼會有工傷,憑什麼交那麼多錢?而從事危險行業的憑什麼交那麼少錢?明顯後者出事故的概率大。

再放到大家關心的養老金上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同一個城市裏,高收入者,大企業白領那麼高收入,每年交超多保費。而城市底層工作者,每年收入超低,就交一點點保費,連大企業白領的零頭都不到。

憑什麼退休以後外企白領拿的養老金就比底層工作者多那麼一點點?這不是很不公平嗎?

這就涉及到社保的一個本質——再分配製度。

社保本身就不是一個公平的制度。

放到這個問題本身來,如果我不交社保的養老金,轉而去自己投資,哪怕用同樣的錢買一份商業養老保險,退休以後拿的錢也比交社保拿得養老金多多了。

沒錯,我從社保裏喫虧了。不光養老金,工傷、醫療、失業各類社會保險我們都喫虧了。

可我們想過嗎?那些底層工作者,如果他們不交社保,他們用交社保的錢去買商業保險,退休以後能拿到的錢可是比社保的養老金少多了。

而且如果我們(相對高收入者)都退出了社保,那些底層工作者退休的養老金怎麼來?他們交的錢遠遠不夠他們退休拿的社會保險養老金。是這些高收入者給他們填上的。

因此社保具有兩個特徵:

1,再分配性質。

社保的部分作用是和稅負是相同的,因此在日本,社會保險費直接稱作「保険稅」,社保是財富轉移的一種方式,由高收入人羣轉移到低收入人羣手中。

因此社保相當於劫富濟貧,讓高收入者多交錢補償給低收入者。

2,強制性。

由於上述所說,社保具有劫富濟貧的再分配性質,

如下圖所示(假設每個人風險相同)

知乎日報:社保是否是個虧本買賣?

靛色線爲繳納社保保費,如果用這筆保費購買商業保險,如果對於每個人都公平的話,合理的保險金應當爲紅色線。而社保保險金爲紫色(因此社保損害了高收入者利益而給低收入者帶來福利)。也就是將高收入的一部分保費用於補充低收入人羣。

雖然違背了傳統保險的原理,以收入取代風險,但是由於高收入補充低收入,這個體系仍然收支平衡,社保制度可以維持。

但是當收入 i>A 時,這部分人從社保中利益受損。人由於逐利會不斷退出社保體系而投資商業保險(也就是題主說的,交養老金不如自己投資)。高收入者大量退出,而導致收支不平衡,出現鉅額赤字,長期入不敷出,社保體系崩潰。

因此社保必須立法強制加入,否則社保體系無法維持。

由上所述,由於其本質(以收入取代風險,釐定保費),社保不是個公平的制度,會導致高收入者利益受損,低收入者獲益。(不光養老金、所有社保都是這樣)

因此具有劫富濟貧,調節社會收入差距的功能。

所以題目這句話不假,對於高收入者,交養老金確實喫虧,但是對於低收入者,養老金是一筆難得的福利。

社保作爲社會再分配製度的一種,能夠有效調節社會貧富差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