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9日電(記者 耿玥 通訊員 張明亮)爲使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真正成爲教育、學習的好幫手,近日,江蘇大學財經學院“教育築夢,E路前行”實踐團隊開展系列實踐活動。

實踐團隊以高校學生和社區家長及學生爲主要目標,採取調研與宣傳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前期調研,發放問卷”、“對話名師,瞭解現狀”、“融入社區,推廣普及”、“總結交流,提出建議”四個實踐環節來開展本次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前期,團隊成員在查閱相關材料基礎上,製作了調查問卷,在線上線下同時發放了300份,並對問卷數據進行整理。據悉,教育科技行業以平均每年50%左右的速度增長,目前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在17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2000億元。因此完善現有的教育app、構建一體化的教育平臺同時加強監管等措施將成爲“互聯網+教育”必須採取的舉措。

爲進一步瞭解微課製作,團隊成員採訪了江蘇省高校微課教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楊麗麗老師。從老師製作微課的經歷,以及對現有數據調研中,團隊成員發現,如今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受率已經從2012年的25%上升到90%,學校網絡教學環境明顯改善,互聯網教育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但儘管如此,推廣度並不高。因此,爲進一步宣傳“互聯網+教育”,實踐團隊走進鎮江古城社區,通過讓孩子們親身觀看描繪戰場的畫作、觀看慕課app裏下載的教育視頻,對他們進行“面對面式的教育”和“新型的網絡教育”,並用生動的語言將二者與傳統的教育模式對比,使小朋友們對互聯網+教育有了更親切的體驗。同時,團隊成員走訪社區居民,向家長們介紹了網絡教育視頻app,並現場指導操作流程。最後,團隊成員邀請到江蘇大學金融系的丁國平老師和財務管理系的劉悅老師,向他們彙報了團隊的調查數據並請他們進行指導。

通過訪談、交流、進入社區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開展,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使團隊成員培養了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另一方面,實踐團隊對“互聯網+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通過進社區宣傳了“互聯網+教育”,使其真正走入大衆的生活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