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傅抱石是寫雨景的大師,有“傅氏風雨下鐘山”、“一半山川帶雨痕”的美稱。▲ 傅抱石《風雨歸牧》。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溥松窗 風雨飛舟

溥松窗

溥松窗(1913-1991),著名書畫家,北平國立藝專教授,本名愛新覺羅·溥佺,筆名雪溪、堯仙、健齋,生於北京,滿族。

1928年入族兄溥雪齋發起的“松風畫會”,與溥雪齋、溥毅齋、溥庸齋、溥心畲、關松房、祁井西、啓功、葉仰曦等被譽爲“松風九友”。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溥松窗 風雨歸舟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溥松窗 風雨飛舟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溥松窗 風雨歸舟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傅抱石《風雨歸牧》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年),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餘,現代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 [1] 。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執教於中央大學。1949年後曾任南京師範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

有評論家說,中國山水畫史上的筆法,在不斷變化中有兩次重要突破。首次變化爲南宋李唐所創造的“臥筆側鋒”;第二次,在相隔一千年後,由傅抱石獨創的“散鋒筆法”爲轉折點,即著名的“抱石皴”。

傅抱石是寫雨景的大師,有“傅氏風雨下鐘山”、“一半山川帶雨痕”的美稱。

傅抱石筆下的雨景,魅力無窮,風格獨特。他用大筆破鋒,快速運筆,掃出的雨絲,蒼蒼茫茫,恢恢濛濛,飄灑逸宕,氤氳和融。他的雨景畫大氣磅礴,氣勢過人。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傅抱石《萬竿煙雨》1944年

這幅畫中,蔽空的竹,漫天的雨,大自然在混沌中顫抖,以雷霆萬鈞的力量和雄渾的氣勢,表現出了雨景山水畫中從未有過的境界。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傅抱石《瀟瀟暮雨》1945年作

《瀟瀟暮雨》也是寫生與詩意結合的典型,取自明人李東陽《樂麓寺》前四句詩意:危峯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腸第幾盤。萬樹松杉雙徑合,四山風雨一僧寒。是將優美的詩詞意境與四川真實的山川境象結合起來醞釀而成的一幅雨境精品。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申石伽 春雲乍展仗東風

申石伽

申石伽(1906-2001),別署西泠石伽,室名“六步詩樓”,浙江杭州人。早年師從俞雲階、胡也衲,1925年與康雲、胡亞光等組織西泠書畫社。1929年加入中國美術會,與葉淺予組織中國美術會第一屆杭州畫展。1949年後長期任教於上海工藝美術學校。曾爲上海美協會員、上海市文史館館員、浙江文史研究館名譽館員。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申石伽 浩蕩泉聲出幽谷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申石伽 雨山竹海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申石伽 松谷雲波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申石伽 雲山聽瀑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 申石伽 石路晴飛雨 溪聲吼似雷



這幾位名家的山水畫,似乎能聽到風雨之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