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C Taiwan 2018論壇與臺灣企業分享企業智財發展策略與實務操作經驗。(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4月1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灣智財商業論壇昨日舉辦,大會邀請到微軟、臺積電、友達、英特爾、聯發科、宏碁、宏達電等國際和臺灣地區一線高科技廠法務長齊聚,分享智慧產權與實務操作經驗。

聯發科知識產權部門處長劉彥顯表示,2010年以前大家對智產權其實並不關注,但之後意識卻是大幅成長,且相關AI的專利申請更是急速成長,一家公司的產品若是成功,IP一定會受到業界挑戰,這時候智能產品的重要性就更顯重要,對一家公司來說,知識產權的管理就是一個成本。

臺灣工研院技術移轉中心主任王鵬瑜表示,臺灣產業界普遍對於專利知識產權的應用略顯保守,專利活化度尚有許多加強的空間,其實知識產權除了被動做爲訴訟的“防禦子彈”外,更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市場利器,經由活化運用後可成爲公司財產與其他公司進行交互授權、商業談判、打入國際供應鏈,甚至還可進一步做爲投資抵減折稅的財務工具。

王鵬瑜表示,優質的專利組合是目前專利發展的新趨勢,以現正快速發展的AI、IoT、自駕車等創新技術而言,所涉及者將不在只是單一技術,可能同時牽涉到資通訊、機械、材化等多元領域,透過專利組合的各種分析,將可有系統地檢視各技術領域的強弱項,避免資源重複與浪費,並進而予以截長補短,發揮企業優勢。(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IPBC Taiwan 2018 論壇與臺灣企業分享企業智財發展策略與實務操作經驗。(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