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人大重陽”

本文大概2000字,讀完共需3分鐘

作者何偉文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於8月4日《國際商報》,原標題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紅利惠全球》。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持續迅速增長,成爲現代世界經濟史上最引人矚目的現象。從1978年到2012年的34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保持着年均10%的增長。中國在2010年超過日本,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增長率至今保持在6.8%左右,兩倍於世界經濟增速。世界經濟增長的30%來自中國。2017年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比重達到15.5%,相當於美國的64%;進出口總額達277921億元人民幣,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重登世界頭號貿易大國寶座;關稅總水平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35%左右降低到2001年入世前的15.3%,2010年降低到9.8%。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爲15.1%,工業品爲8.9%。考慮到部分數碼產品關稅爲零及對外自貿協定的各種安排,據世界銀行估算,中國平均關稅稅率爲7.9%,加權平均稅率爲3.5%。自今年7月1日起,中國大幅降低衆多消費品進口關稅,汽車進口關稅稅率從25%降至15%。今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中國正在爲世界各國提供越來越可觀的進口市場。

中國長期居於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僅次於美國。目前,中國累計吸收外資超過2萬億美元。金融危機後,中國對外投資呈現跨越式增長。2017年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14820.2億美元,與吸收外資存量相當。中國外向型經濟的迅速增長爲世界提供了日益巨大的市場、產品、投資場所和投資來源。

一個時期以來,美國政府和西方一些媒體頻頻指責中國搭了世貿組織的便車,而美國喫了虧,並以此作爲對華單邊加徵關稅的一個基本依據。這完全是顛倒是非。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上爲世界,也爲美國提供了巨大的、價格相對低廉的產品,又提供了巨大市場。

一個常見的錯覺是,中國進出口的迅速增長是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美國也因其讓中國進入了世貿組織而居功。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中國進出口的增長速度在加入世貿組織後反而略有放慢。1978年~2001年,即中國入世之前的23年內,中國進出口總額累計增長23.7倍,年均增長14.8%;2001年~2017年,16年內累計增長7.05倍,年均增長13.9%。中國並未因加入世貿組織而加快了進出口增速,相反,美國倒是因此加快了對中國的出口增速。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2年~2017年,美國對華出口從221.28億美元增至1298.94億美元,累計增長487%,同期對全球出口累計增長123.1%。美國對華出口增速是對全球出口增速的4倍。美國從中國進口累計增長303.8%,是同期從全球進口累計增長101.7%的3倍,但遠遠不及對華出口增速。顯然,美國搭了中國的便車。

目前,波音飛機全球銷量的25%在中國實現。中國市場佔英特爾全球銷量的30%,佔高通全球銷量的60%。通常情況是,歐洲企業要做大,必須拓展美國市場;美國企業要做大,必須拓展中國市場。美國的高科技和高端製造跨國公司要想保持前沿地位,必須將巨大資金投入到產品和技術研發中,而要支撐資金投入,必須做到有足夠大的規模。沒有中國市場,很難做到這一點。

美國對華貿易長期存在逆差,但逆差不過是美國政府用於國內政治的一個藉口,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來說逆差並不是壞事。美國通過從中國進口獲得了兩方面的巨大利益:一是主導加工貿易的美國公司獲益巨大。例如,蘋果iPhone7在2016年年底推出時,每部自中國的進口價爲240美元,但其中美國公司自己拿走68美元,中國組裝和供應電池合計拿走8.46美元。該機在美零售價爲649美元,其中283美元爲銷售利潤,直接歸蘋果公司。蘋果2017年銷售總額2292.34億美元,利潤則達613.44億美元,爲世界500強之首,來自中國的廉價加工和中國市場的銷售起到了重大作用。二是美國消費者獲益良多。中國產品價格相對低廉,相當於爲美國每個家庭每年節省開支850美元。

中國市場的不斷開放爲美國跨國公司帶來了巨大投資機會和在華本土銷售機會。據美國榮鼎集團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存量約2400億美元,超過中國對美投資存量的1100億美元。2017年,美國在華企業在中國本土的銷售額超過6000億美元,遠遠超過中國在美企業的美國本土銷售額(美國商務部估計2015年爲220.88億美元);實現利潤超過700億美元。據通用汽車2017年財報,去年通用汽車全球銷售890萬輛,微增0.8%,淨虧39億美元。其在美國本土和韓國的銷量均不振,唯獨在中國市場一枝獨秀,在華銷量首次超過400萬輛,達404萬輛,遠超美國本土銷量,佔其全球銷量的45.4%,利潤達133億元人民幣。福特汽車在華銷量也超過100萬輛。

據上海美國商會不久前對其434家會員的調查,77%的在華美企實現了盈利增長。中國美國商會一項類似調查表明,近六成會員將中國作爲全球投資目的地前三位,大約1/3的企業計劃2018年在華擴大投資10%或以上。

只要尊重事實,任何人都不難得出結論: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爲美國企業和民衆帶來了巨大利益。當前中國政府正在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日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美國政府不識好歹,硬要與中國開打貿易戰,其結果只能是退出中國的便車,除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外,不會有其他結果。

推薦閱讀

【深度】全球化趨勢不會因特朗普而逆轉,打造“新型全球化”迫在眉睫

【深度】從歷史與世界維度來看改革開放40年

【獨家·深度】何偉文:貿易戰四大誤區,大打和“買買買”都解決不了問題

長按關注

轉載請註明出處

並附帶官微二維碼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爲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3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