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位坐轮椅的82岁老奶奶来到诊室,家属告诉我老人家有30多年的高血压史,10年前脑溢血后出现瘫痪,就再也离不开轮椅了,一直坚持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错,这些年一般情况也可以,只是近些天出现下肢浮肿,一按一个坑,问医生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仔细查体后,再问清楚了老人家的具体用药,我给出了建议:长期服用某某地平可能是导致下肢浮肿的原因,建议停服,改用吲达帕胺缓释片降压,观察几天看效果。

5天后,我收到家属的表扬短信:谢谢医生,我们家老人的腿消肿了,您真是个神医啊!

其实,我哪是什么神医,只不过知道地平类降压药有导致下肢水肿的不良反应罢了。

“是药三分毒”,常用的降压药物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应对钙离子拮抗剂(CCB)这个王牌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钙离子拮抗剂容易引发的不良反应包括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头痛、头晕等。

针对水肿,可以考虑减少剂量、停用药物、给予利尿剂治疗、联合应用ACEI类药物等方法。ACEI有扩张静脉作用,两者联用,可拮抗CCB类药物致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降压效果亦增强。

对于反射性心动过速,可以使用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或选用新一代CCB如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其中新一代CCB具有持久的降压作用,而不引起交感神经活性上升,因而不诱发心动过速。

至于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后出现的头痛、头晕等问题,尝试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以对抗硝苯地平引起的头痛、头晕;而服用非洛地平出现头胀、面部潮红时,只要坚持服药症状即可自行缓解;有意思的是,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而出现头部症状的少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