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讯】继华为、大疆之后,又有5家中国企业可能被美国“盯上”,其中包括视频监控设备供应商海康威视(Hikvision)和大华股份。分析人士认为,对中国安防行业龙头企业来说,芯片供应方面国产化已经有进展,也有相关应对预案。

海康威视:即便美国断供,海康也有商业手段来补充

针对《纽约时报》21日报道的特朗普政府正考虑限制海康威视购买美国技术,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22日在官方微博上披露了海康威视的回应:“目前没有收到任何官方消息,外媒报道也很含糊。此外,海康所使用的芯片非常商业化,大部分来自中国国内,小部分来自东南亚、美国。即便美国断供,海康也有商业手段来补充,不会产生影响。”

又有5家中企可能被“断供”?海康威视、大华都说有替代

2017年8月2日,香港青年在位于浙江杭州的海康威视体验高新技术。(图片来源:中新社)

上海第一财经报道,22日海康威视开盘一度逼近跌停,收盘跌5.54%,报收26.07元(人民币,下同)。

随后海康威视董事会秘书黄方红称,未受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调查取证。

黄方红表示,海康威视是一家商业公司,恪守商业公司的本分。公司未曾因报道中涉及的公司业务问题受到任何政府、任何相关机构等的调查取证,也未有海外媒体就该问题向公司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核实真实情况。公司是一家产品供应商,未在报道涉及的地区做过任何不恰当的行为。公司已主动聘请美国专业人士对报道涉及的公司业务进行独立审查,专业人士将在获得充分的证据后,回应海外各相关方的关注。

海康威视投资者关系负责人也称:“因为美国市场占海康威视总营收的6%。其中75%的产品美国是不对我们征收关税的,其余产品的税率有可能会从原来的10%提高到25%。”

在5月10日的投资者交流会议上,海康威视负责人曾称,“在海外我们还会很坚定地做下去,经济的波动、政治的动荡会带来影响,但不至于让海康承受太大的风险。例如美国约占整个海康收入的6%,若其他地方增长更快,这个比例还会下降。”

不过,海康威视年报并未披露前5名供应商具体名称,应收账款明细也没有相应披露。前5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68.69亿元,占比为22.88%,其中第一名为34.15亿元,占比11.38%。

在5月10日的投资者交流会议上,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华为海思是我们很好的一个供应商,彼此也很理解对方的需求。”

大华:大部分产品有国产化替代

与海康威视同行业的大华股份也遭遇类似情况,其也称没有收到相关确定通知。

大华股份在22日大跌5.91%。大华股份董秘办回应“断供”传闻说,这只是外媒的消息,而且消息也只是说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并未得到一个最终确定的说法。

又有5家中企可能被“断供”?海康威视、大华都说有替代

大华部分新产品。(图片来源:大华官网截图)

董秘办表示,大华在全球已经覆盖了180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市场的比例很小。从去年4、5月份开始,在美国市场的资源投入是比较谨慎的。大华一万多人,有六七千人是做研发,技术开发里面也有做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大数据、做软件开发、无人机、人脸识别等,覆盖的面非常广。“我们踏踏实实做公司 ,去年一年投了二十多个亿做研发。”

招商证券认为,大华股份的策略则更加偏重自研芯片,公司在去年推出了自研的AI芯片,用于睿智系列经济型人脸相机,预计大华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推出第二代高性能方案。

而据广州21经济网发布的报道,大华股份董秘办人士强调,大华大部分产品有国产化替代,目前没采用中国国内的配件主要是出于性价比考虑,而不是因为没有替代品。“一些高端产品即使用到美国的零部件,其实也是通用型、 商用化的东西,影响范围有限。”

中国外交部:希望其他国家给予中国企业公平、非歧视的待遇

据彭博社报道,包括海康威视和大华,美国正在考虑将5家中国企业列入与华为类似的“黑名单”(另外3家企业并未指明),阻止这些公司得到美国技术、零部件和软件,以此将打击范围扩大到世界领先的中国企业。

彭博社援引匿名知情人士的话说,美方指责海康威视或大华等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可能被用来“窃取数据”。特朗普政府这样的举动将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并让人怀疑美国是否准备对更多的中国企业巨头下手。

在中国外交部2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被问到了海康威视的问题。

他表示:“最近我们已经多次就美方滥用国家力量、蓄意抹黑和打压其他国家特定企业的行为表明了中方坚决反对的立场,而且我们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遵守当地法律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对外投资和开展经营合作,同时我们希望其他国家也能够给予中国企业公平、非歧视的待遇。”

陆慷重申,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