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我最近越來越覺得中國確實強大了,像踢足球這麼累的事,中國人都不怎麼幹,叫歐美人踢給我們看,我們喝着冰啤酒,看着那些外國人在場上玩命地爲我們奔跑表演。他因這一腳高超的“鴛鴦拐”而得到宋徽宗的青睞,竟平步青雲官至太尉,因而被戲稱爲“中國足壇第一人”。

中國歷史上,曾有一個足球奇才——高俅。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他死於公元1126年,距今892週年。

高俅官至太尉,和當時的皇帝宋徽宗,一個迷戀運足球,一個迷戀藝術,可謂一對政治好搭檔,北宋江山不保,他們功不可沒。

《水滸傳》中有一段關於高俅陪宋徽宗踢球的描寫:

他抖擻精神,使了一個漂亮的“鴛鴦拐”,將球踢得如鰾膠粘在身上一般,讓宋徽宗驚訝不已。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他因這一腳高超的“鴛鴦拐”而得到宋徽宗的青睞,竟平步青雲官至太尉,因而被戲稱爲“中國足壇第一人”……

最近流行的一個段子是這樣說的:

“巴喬退役了,意大利足球16年沒緩過來;克魯伊夫退役了,荷蘭足球20多年沒緩過來;普斯卡什退役了,匈牙利足球30多年沒緩過來;

高俅退役了,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來……”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高俅究竟是如何發跡的?其實這段正史比名著《水滸傳》描寫的更加精彩:

南宋王明清著《揮麈錄》裏說,高俅本是蘇東坡一個書童,能詩善書,爲人機靈。

看來這孩子也是窮出身,很有可能被蘇軾很早買入府中,跟着大才子,高俅長勁很快,有眼色,字還寫得好。

詩詞歌賦也有一定功力,常常爲坡公謄寫抄錄一些文牘。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後來東坡先生外出做官時,把他從後場輸送給大文豪好朋友曾布。

可惜曾布覺得自己的書童太多,不差高俅這一個,把球又踢給了蘇東坡。

東坡接球后,想了想一個大腳,傳給了另一位好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詵,這回找對人了。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王詵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是後來擔任大宋朝國家守門員的徽宗趙佶的姑父,根正苗紅的皇親國戚。

更重要的是王詵和時任端王的趙佶是一個圈子裏的文友,倆人經常一起交流書畫心得,能夠託付給這樣一個人,可見蘇軾對高俅挺上心的。

也給高俅日後飛黃騰達找到了一條捷徑,再後來王詵一計無心插柳柳成秧,似傳似射飛向球門的大腳高球,直接讓身爲守門員的趙佶接住了。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有一次,王詵和趙佶上朝時,趙佶衣冠不整,鬍子拉碴的,就向王詵借剃刀,刮完鬢角鬍鬚後,趙佶看上了漂亮的剃刀。

王詵投其所好,讓高俅第二天給端王送去,也該高俅時來運轉,送去時端王趙佶正在踢球秀腳法。

一個不留神,球飛向廳堂邊的高俅,高俅接球后,眼花繚亂一陣雜耍般的動作,讓喜歡踢球的端王看傻了。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時任大宋朝足球協會會長的趙佶,正在全國海選隊員,一看高俅身懷絕技,連一毛錢轉會費都不用支付,把剃刀和高俅一塊留下了。

要不怎麼說,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留下的。

只要跟對了領導就不愁出不了頭,端王很快轉正成了大宋朝國家領袖,有心抬舉高俅吧,這孩子文憑太低,不能服衆。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不過但凡踢球的大都身手不凡,武術根底好,比如飛踹,鴛鴦腿,就地十八滾之類的,於是讓高俅棄球從武,去宋朝邊防軍過渡一下。

誰知道運氣有時來了門板都擋不住,時逢宋朝在邊疆自衛反擊戰中打了幾個勝仗,擅長拳腳棍棒的高俅一下有了升遷的資本。

朝中有人好作官,國家一級運動員高俅成功轉型,一步步當上了宋朝武警部隊總司令,直接負責宋徽宗人身安全。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高俅和端王)

高俅不僅球技高超,而且特別會揣摩國家領袖宋徽宗的心思,當時徽宗在皇宮裏成立了一支由國家公務員組成的超級足球隊,這支拿國家特殊津補貼的球隊屬於表演性質的。

每當徽宗過生日這一天,就會分成兩隊,由高俅現場指揮,爲了討徽宗歡心,高俅規定,球隊比賽時,獲勝的一方有高額獎金。

而輸球的一方,其隊長當時叫做球頭,則要挨鞭子抽,並用黃白粉塗臉,以示恥辱性懲戒。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所以每逢比賽,雙方拼了命似的往對方球門裏灌,只爲博得國家領袖開心一笑,可惜這個不講理的蠻辦法沒有流傳下來,否則國足早就稱霸了。

高俅在管理國家警衛部隊時,成天裏不操心部隊的軍事訓練,以及如何增強國防力量,而是變着法子取悅領導人,討好賣乖,把皇家警衛部隊辦成了雜技班子。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載高俅把部隊爭標競賽變成了“橫列四彩舟上有諸軍百戲如大旗、獅豹、棹刀、蠻牌、神鬼、雜劇之類。又列兩船皆樂部”。

整個兒一不務正業的主兒,軍隊裏的各級主官成天裏大搞彩排,大辦文工團、大演歌舞劇,吹拉彈唱、花樣百出,你想這宋朝的軍隊還能有戰鬥力嗎?

高俅只唯上不唯下的做法卻換來了高官厚祿,竟然被徽宗拜爲太尉,開府儀同三司,一時位極人臣。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高俅在歷史上只是一個權臣,善於溜鬚拍馬,阿諛奉承,關鍵在於他的主子徽宗好這一口。

若說他是鉅奸大惡,還真是從史籍中找不到此類的斑斑劣跡。

徵宋江滅方臘,那是名將張叔夜、蘄王韓世忠這些人的事,與他八杆子打不着,至於害得水泊梁山衆位英雄好漢死傷枕籍更是虛構,和高俅沒半毛錢關係。

按照現代選人用人標準,高俅是錯位使用,德能才幹與其任職條件和地位更是不相匹配。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除了球踢得好,帶部隊盡搞花架子外,高俅在歷史上還是做過幾件靠譜的事的,高俅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對於曾經抬舉過他的蘇東坡,高俅一生念念不忘,當一幫人人殘酷迫害蘇東坡及其家屬時,高俅不僅沒有落井下石,而是及時伸出援手。

每次當蘇氏子弟入京時,他都要給予資助,頗爲時人所讚許。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而對當初曾經在邊關提攜過他的部隊首長劉仲武,他一直保持着友好的關係。

當劉長官打了敗仗時,高俅在朝中說過好話,使其仕途並未受到影響,後來又推薦劉的兒子劉錡擔任大將,後劉錡果然成爲南宋抗金名將。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這就是高俅的發跡史,非常符合傳統的價值觀。

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算盤,每個人都在滿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如今渴望能像高俅這樣一步步往上爬的人,大有人在。

其實,高俅踢的根本就不是球,而是政治。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踢球對他來說,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中國自古就有一個通用的道理,無論你是經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到最後都會以官場型人才。

技術只是第一層次,心術是第二層次,權術是第三層次。

中國人真的太聰明,很容易形而上學。那些技能型人才,到最後往往不再依靠技術,也不想再練技術,而是工於心計和權術。

高俅之後,爲何中國足球一千多年沒緩過勁來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力養一人,智養千人。這就是虛擬經濟的理論基礎。

如果條件允許,幾乎沒有人只甘願做一個技術型人才,都會拼命的往上爬。

最近,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我最近越來越覺得中國確實強大了,像踢足球這麼累的事,中國人都不怎麼幹,叫歐美人踢給我們看,我們喝着冰啤酒,看着那些外國人在場上玩命地爲我們奔跑表演……

所以啊,未來的中國人,可能都是這個世界的管理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