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原以为通过取消药品加成、提升诊疗价值、提高财政补贴之后,医生吃回扣的现象会销声匿迹,但眼下看来情况依然很不乐观,诊疗费和财政补贴提上去了,该吃的回扣还是照吃不误。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公立医院、社康中心、医生和患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倒逼医院主动把好医生下派到基层,提高基层服务水平,把签约居民的健康管好,由“保医疗”转变为“保健康”,这样的模式也让医生失去了吃回扣的动力。

海南万宁市和乐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反映,包括他自己在内,该院很多医生存在收受药商回扣的情况,卫生院管理层却对此视而不见。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苏州某医院的一位博士生也举报自己的导师乱装支架收回扣。为何医生吃回扣问题屡禁不绝?

医生举报自己,吃回扣为何屡禁不绝?

深圳卫视正午30分评论员:彭 健

多年来,医生开药吃回扣一直是医疗行业的顽疾,这种情况与长期以来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等紧密相关。而从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国一直将取消药品加成作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突破口,这些年,公立医院药占比也不断下降,医生的诊疗费以及各种检查费用也逐步提升。人们原以为通过取消药品加成、提升诊疗价值、提高财政补贴之后,医生吃回扣的现象会销声匿迹,但眼下看来情况依然很不乐观,诊疗费和财政补贴提上去了,该吃的回扣还是照吃不误。

医院吃回扣现象老百姓深恶痛绝,在你看来这种现象是否也是推高药品价格的原因之一呢?

按照现行政策,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政府集中招标的中标价都是政府部门制定的,但一种药品都不会保留一个单价。以招标为例,一般同一种药品至少让三种档次的药中标,比如某抗生素,原研药中标价70元左右,某个中档药中标价35元左右,某个国产仿制药中标价1元左右,对患者来说,这3个药品疗效可能差不多,但医生可能会选贵一些的——因为回扣多。此前有媒体调查,一盒出厂价9元的药,到了医院会卖到44元,甚至有业内人士坦言,“药品最终售价至少是出厂价的4倍,这是代理的最低门槛。”为什么会这么离谱呢?因为医生就要拿30%的回扣。

许多地方规定,医生索取、收受回扣价值在5000元以上即被视为收受商业贿赂,将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直至开除、解聘并吊销执业证书,这些措施难道失效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且不管是海南举报自己收回扣的医生,还是苏州举报自己导师吃回扣的医生,都是“内部人”主动爆料,而不是外部监管的结果,这样的防线实在是太过脆弱。

医生吃回扣屡禁不绝,折射出的是医改的艰难。而在这里,我想提一提深圳的一些经验。在深圳罗湖,很早就开始了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改革,把医院、医生、患者和政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用有限的健康花费获得更好的健康收益。举例来说,一个家庭医生团队去年管理100个高血压病人,有5个发生脑出血,花了100万元,今年管理得更好,只花了60万元,那么节省下来的40万元就归团队所有。而如果管理得不好,发生了10个脑出血,那么团队就赔了。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公立医院、社康中心、医生和患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倒逼医院主动把好医生下派到基层,提高基层服务水平,把签约居民的健康管好,由“保医疗”转变为“保健康”,这样的模式也让医生失去了吃回扣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