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哥哥還會故意玩妹妹的玩具,氣的妹妹想搶回來卻無能爲力,只好哭着找我幫她出頭,我通常會先把妹妹抱起來,再對兒子說“回你房間看書去”,然後,帶妹妹去別的房間陪她親子閱讀。就拿我家的兩個孩子來說吧,一個是有獨立生活能力有自己房間的大孩子,一個還是整天粘着媽媽的奶娃娃,如果僅僅是公平處理,大孩子會認爲爸爸媽媽時刻偏心妹妹,會認爲自己受到了冷遇,如果僅僅是平等的對待,對小孩子來說,可操控性不強。

二胎時代,兩個孩子之間的相處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兩個孩子能夠相親相愛,爸爸媽媽付出再多也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兩個孩子打鬧哭成一片,爸爸媽媽只會後悔爲什麼要多生一個孩子給自己找麻煩。

相差八歲的孩子總是發生衝突,採取這種方法,兩人相處越來越好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需要磨合,孩子們也是。成人們之間的磨合尚且需要時間,孩子們的磨合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找到適合他們的相處模式,而爸爸媽媽們的引導,能夠縮短他們磨合的時間,更能促進他們和諧相處。

在兒子八歲的時候,我加入了生二胎的大軍。自從女兒滿了週歲會走路之後,家裏經常出現此起彼伏的哭聲,妹妹嫌哥哥搶她玩具了,哥哥嫌妹妹打擾他玩耍寫作業了。忙的時候,我曾經要求過哥哥讓着點兒妹妹,哥哥不高興,說媽媽偏心。有一段時間,兒子脾氣越來越大,時常瞪着眼睛和我吵架。

我認真做了反省,是我沒有處理好兩兄妹的矛盾,生女兒是我們的事情,不是兒子的事情,我也沒有權利要求他去照顧妹妹。

擺正心態之後,我就開始仔細琢磨怎麼對付他們之間的衝突,翻看了多本育兒書,結合自己家的情況,我想到了一些解決辦法:

給兩個孩子制定規則,發生了衝突後要冷處理,如果兩個孩子中有人告狀,就儘量平等到對待他們。

是平等地對待兩個孩子,不是公平哦,公平地對待孩子和同等、平等地對待孩子,這兩者一樣嗎?

其實是不一樣的,因爲孩子天生就是以自我爲中心的,當孩子被抱怨被不公平對待的時候,實際上是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更多的好處,或者是沒有被放在更重要地位置。

平等地對待孩子意味着不顧個體差異,給孩子完全相同的待遇;而公平地對待孩子既要考慮到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

相差八歲的孩子總是發生衝突,採取這種方法,兩人相處越來越好

就拿我家的兩個孩子來說吧,一個是有獨立生活能力有自己房間的大孩子,一個還是整天粘着媽媽的奶娃娃,如果僅僅是公平處理,大孩子會認爲爸爸媽媽時刻偏心妹妹,會認爲自己受到了冷遇,如果僅僅是平等的對待,對小孩子來說,可操控性不強。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在不傷害兩個孩子的情況下,爭取平等的對待他們。

處理兩人衝突的原則,不問對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必須要讓兩個孩子都明白,任何的吵鬧甚至是打架,兩個人都有過錯。大孩子肯定是再明白不過的,小孩子雖然才兩歲多,可教育得多了,她才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執行。當然,我之所以能這麼做,前提就是我家大孩子雖然時常激怒妹妹,但他幾乎不會動手打妹妹,更不會虐待妹妹。

與其發生了衝突再去處理,不如提前去預防,去找原因,兩個孩子相差這麼多,大孩子早已經懂事,爲什麼還會和妹妹起衝突呢?

各種五花八門的原因總結起來,無非幾點:

被妹妹打擾,無聊時的惡作劇,和妹妹爭寵。

針對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解決辦法就好。

一、被妹妹打擾時發生衝突,解決辦法是制定規則。

規則就是:哥哥不想被打擾時,需要回到自己房間,鎖上房門;而妹妹不可以去哥哥房門前大喊大叫,不能騷擾哥哥。
相差八歲的孩子總是發生衝突,採取這種方法,兩人相處越來越好

開始的時候,哥哥總是記不住,沒有來得及收拾的作業被妹妹撕掉了,快要復原好的魔方被妹妹三下兩下打亂了。哥哥氣得嗷嗷哭,追着妹妹要揍她。妹妹飛快地跑向我,邊跑邊喊:媽媽,哥哥要打我,哥哥要打我。

我抱起妹妹,護住不讓哥哥碰,很認真地告訴他:不在你房間的東西,都是你默認妹妹可以玩的,既然是你拿出來的,就要做好被妹妹破壞的心理準備。問題的責任方在你,你不可以打妹妹。兒子一個勁的哭訴自己的不容易,我不理會他,任由他鬧騰。

這種事件發生了幾次之後,兒子學乖了,經常鎖着房門自己在裏面躲着或玩耍或閱讀。而妹妹在我多次提醒“哥哥在寫作業,不能打擾哥哥”後,看到哥哥房門緊閉,就乖乖自己玩了,不會去門口哭鬧着騷擾哥哥。

其實,小孩子是最講道理的,只要你把道理講明白了,再用實際行動告訴他無理取鬧是沒有用的,他就會很明白應該怎麼做。

二、惡作劇時的冷處理,告狀時的平等對待。

處理孩子衝突時,爸爸媽媽一定要記得,不發火,不生氣,好心態纔是處理問題的制勝法寶。
相差八歲的孩子總是發生衝突,採取這種方法,兩人相處越來越好

哥哥惡作劇時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說妹妹各種不好,妹妹心情好的時候就不理他自己玩,心情不好了就哭鬧“媽媽,哥哥說我壞”。我一般都會對妹妹說:妹妹是好孩子,哥哥說錯了。妹妹總會心大的回一句:哥哥,你說錯了啊,我是好孩子。哥哥自己說的無聊了,就不在嗶嗶了。

哥哥還會故意玩妹妹的玩具,氣的妹妹想搶回來卻無能爲力,只好哭着找我幫她出頭,我通常會先把妹妹抱起來,再對兒子說“回你房間看書去”,然後,帶妹妹去別的房間陪她親子閱讀。小姑娘很喜歡聽故事,一旦拿起書,什麼都忘了。沒有妹妹搶玩具,哥哥才覺得妹妹的玩具着實無聊的很,無聊的他就會回到自己的房間去。

最吵鬧的,就是哥哥有意無意地碰了一下妹妹,妹妹就開始大哭着投訴“媽媽,哥哥打我”。或者是妹妹打了一下哥哥,那是真打啊,我見過妹妹動手打哥哥,小手極重,哥哥大喊着投訴“媽媽,妹妹打我”。我每次對妹妹的回覆是“打妹妹的哥哥不是好哥哥”,妹妹總會惡狠狠的補一句“打妹妹的哥哥是壞哥哥”;我每次對哥哥的回覆是“打哥哥的妹妹不是好妹妹”,哥哥也會笑着學妹妹“打哥哥的妹妹是壞妹妹”。投訴成功的兩人,總是很快又高高興興的一起玩耍了。

相差八歲的孩子總是發生衝突,採取這種方法,兩人相處越來越好

三、哥哥爭寵,只能安撫了。

爭寵,就是大孩子對你的另類表白了,爸爸媽媽,愛我你就抱抱我!你抱不?必須抱啊!

我認爲這個最難對付了,那麼大的男孩子,還要一直抱着,故意嗲着嗓子大聲引起妹妹的注意:我最喜歡抱着媽媽了。妹妹氣的大哭,丟下玩具跑過來要把哥哥擠走。

相差八歲的孩子總是發生衝突,採取這種方法,兩人相處越來越好

事情每每由哥哥引起,也要由哥哥自願離開而結束。

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麻煩不斷,驚喜也不斷,不知不覺中,孩子一天天長大了,享受既煎熬又美好的育兒歷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