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19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安徽蕪湖召開,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主要領導悉數到場。

這是一個特別的時點,一方面,這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爲國家戰略後的首次領導人座談會。另一方面,9天前的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剛剛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也因此,這次的座談會,市場期待看到對於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新的部署,並對長三角形成更強勁的推動力。

《規劃綱要》出臺在即,距離啓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也過去了近一年時間。

與此次座談會同步舉辦的,還有以“共築強勁活躍增長極”爲主題的第一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

此外,三省一市還簽署了包括組建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協議、推進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深化三省一市醫療保障領域合作發展備忘錄;滬皖港口合作協議;長三角地區智能網聯汽車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長三角期現一體化尤其交易市場戰略合作協議等10項合作協議。

長三角新戰略定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開會議,會議審議了《規劃綱要》。會議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極大的區域帶動和示範作用,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帶動整個長江經濟帶和華東地區發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羣。

長三角區域作爲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經濟總量佔到全國的近1/4。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22日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致辭中表示,進入新時代,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長三角地區應當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擔起更重要的使命。

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了新的戰略定位——一極三區一高地。

具體而言,就是要把長三角建設成爲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李強指出,長三角一體化是共性與個性相得益彰的一體化,既要通過多層次、各領域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築牢共性本底、厚植共性根基;更要支持各地打造特色亮點,彰顯個性特徵,形成多姿多彩、交相輝映的發展格局。

長三角一體化是合作與競爭辯證統一的一體化,既要在產業體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深化全方位、多層次合作,持續放大規模效應、協同效應、集聚效應;更要着力構建公平公正、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形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讓一切有利於一體化發展的活力和源泉競相迸發、充分湧流。

長三角一體化是集聚與輻射相輔相成的一體化,既要着力提升長三角集聚全球資源要素的能力,在更大範圍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整體提升區域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更要着力增強輻射帶動的能力,使更廣大地區都能通過長三角的平臺通道,利用國內外資源,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更好地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李強強調,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美好願景化爲現實,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更需要廣泛匯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

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徐憲平表示,推進長三角區域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開放既是根本路徑,也是主要動力。改革要聚焦要素自由流動,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型格局;創新要驅動產業升級變革,壯大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產業;開放則要對接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塑造全球合作與競爭新優勢。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則認爲,未來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的建設,應與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高度融合,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基礎上融合做,強調輻射的重要性。

周漢民說,要着力推動改革舉措在長三角的系統集成,特別要突破體制機制壁壘,比如產業政策、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的突破,市場監管的一體化的突破,以及政府管控和法治方面一體化的突破。

長三角一體化新戰略定位:“一極三區一高地”發動新引擎

機遇和挑戰

針對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的機遇和挑戰,各位專家和企業界人士也進行了不同的探討。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長三角一體化決策諮詢專家陳雯在下午的共話長三角論壇上表示,如今,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可以用“熱火朝天”這個詞來形容,不僅僅是領導人關注,學者、企業都在關注,甚至是很多投資人都在找尋其中的發展機會。第二個關鍵詞就是腳踏實地,“我們現在已經開始進行一些實際的對接合作工作。”

2018年以來,長三角一體化進入了全面提速的新階段。

5月22日的2019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傳來消息,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正式開通運行。目前首批51個政務服務事項已覆蓋長三角14個城市,年內將覆蓋長三角城市羣26城。

與此同時,上海、杭州、寧波、溫州、合肥、南京、蘇州7座城市軌道交通即日起實現二維碼手機掃碼過閘“一碼通行”,這是第一張覆蓋長三角三省一市等主要城市的地鐵“通票”,長三角成爲國內首個實現地鐵刷碼互聯互通的城市羣。

這一系列成果之外,也面臨着挑戰。

陳雯認爲,未來的一體化第三個關鍵詞是越做越難,但是還是需要有智慧地解決問題。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土地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原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董祚繼認爲,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經驗就是示範區,例如浦東新區等國家級開發區,通過這種在一定範圍區域開放實驗,進行了很多創新。長三角區域面積廣泛,面對當中遇到的一些挑戰,可以先去選擇一個區域嘗試,通過一定的特殊區域開放實驗。先選擇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區域,對一些障礙進行試驗,再進行扶持推廣。

作爲推進一體化的主體力量,長三角企業也正在借勢發展。

人工智能(AI)作爲長三角區域的特色產業,也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先行先試區。英國風投基金MMC Ventures發佈關於AI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亞太地區採用AI技術企業的數量是北美地區公司的兩倍。其中,中國公司引領亞太AI,北京、上海、廣東以及浙江和江蘇是主要的聚集地。

科大訊飛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峯22日早間在論壇現場演示了科大訊飛人工智能的應用。“科大訊飛的語音合成系統,過去模仿明星林志玲的聲音需要一個星期;現在模仿任何人講話,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實現。”劉慶峯說。

劉慶峯說,2019年是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落地年。長三角推進高質量一體化蘊藏着產業發展的巨大機遇,企業應當深度參與其中,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羣。

目前,科大訊飛在上海建立國際業務總部,在浙江推出閱讀相關的業務,在江蘇佈局圖像和機器人相關業務。劉慶峯發現,區域內的組織合作和企業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合作,比原來更加緊密。而且,隨着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的推進,公司產品的推廣效率明顯提升。“在長三角某地做完應用示範之後,再往其他地區推廣,比原來要簡單很多。”他建議,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指引下,通過分工協助,打造具有全球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化高地。

而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看來,長三角的發展離不開政府規劃和社會引導,但企業是最終發展的主體,也因此,企業必須要儘快成爲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黏合劑和發動機。

張近東說,長三角企業要跳出固有思維,要對標區域經濟一體化,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協同發展中融合共進。還要對標國際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通過創新驅動來提高企業發展的“含金量”。“隨着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的落地與普及,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慧零售、智慧物流、科技金融等都是新的發展機遇,是我們長三角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實習記者王婧穎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