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又一箇中國新首善誕生了!

魯冠球之子魯偉鼎捐49.6億登頂胡潤慈善榜,首次成爲中國首善。今年48歲的魯偉鼎還是十六年來第二位成爲全國首善的浙商,第一位是馬雲。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魯冠球成功之路爲何能走這麼遠?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Karma汽車公司CEO周亮向集團董事長魯偉鼎(右)贈送車模

5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胡潤慈善榜》。數據顯示,2019年總捐贈額比2018年下降3%至225億元;平均捐贈額比去年下降10%至2億元。有47人捐贈額超過1億元,比去年增加17人。

其中,慈善榜上唯一90後,排第17位的,是今年26歲的章澤天,她與丈夫、京東CEO劉強東的捐贈金額爲2.4億元。此外,騰訊陳一丹以35億元捐贈額排名榜單第二,主要包括捐贈騰訊股票成立慈善信託,價值34億元。

慈善榜中,萬向接班人48歲的魯偉鼎爲紀念其父親、萬向創始人魯冠球,捐出其持有的萬向三農全部股權,設立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託,市值49.6億元,成爲中國新首善。

順帶一提,魯偉鼎還是慈善榜歷史上第14位單筆捐贈金額超過10億元的慈善家。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萬向創始人魯冠球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萬向集團創始人、原董事局主席魯冠球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到北京代父領取獎章的二代接班人魯偉鼎表示,最好的感恩是奮進。“家父這一代爲萬向留下了好的基礎,現在我們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爲下一代跑出一個好成績。”

萬向集團創建於1969年,從創始人魯冠球以4000元資金在錢塘江畔創辦農機修配廠開始,以年均遞增25.89%的速度,發展成爲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現代化跨國企業集團。

萬向是國務院120家試點企業集團,和國家520戶重點企業中唯一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是中國向世界名牌進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16家企業之一,被譽爲“中國企業常青樹”。

萬向以汽車零部件製造和銷售爲主業,是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代表企業之一。目前,萬向集團走過了50個春秋,擁有員工40000餘人,主導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60%以上。萬向在美國、英國、德國等10個國家擁有近30家公司,40多家工廠,海外員工超過16000人,是通用、大衆、福特、克萊斯勒等國際主流汽車廠配套合作伙伴,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率12%。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憲章

2017年10月25日,魯冠球先生逝世。同年11月3日,萬向集團董事局召開特別會議,會議作出兩項重大決定:一、由魯冠球之子魯偉鼎正式接棒,擔任萬向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二、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職務的稱謂,今後作爲對創始人魯冠球同志的尊稱和紀念,將被永久保留。

2018年6月27日,“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託簽署儀式在杭州舉行。二代接班人、萬向三農集團董事長魯偉鼎在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憲章上簽字。萬向信託股份公司擔任受託人。

萬向集團創始人魯冠球,是一位創業55週年的傑出企業家。“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將秉承魯冠球先生“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取之而有道,用之而歡樂,利他共生,共創共享”的理念,信託財產及其收益全部用於慈善目的。

6月29日,“萬向系”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萬向德農”、“航民股份”、“承德露露”在同一日同步刊登“設立慈善信託的提示性公告”。事實上,儘管實際控制人、股東沒有發生變化,但間接控股股東將變爲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而股權的權屬受託人將變爲“萬向信託股份公司”,這就是信託的魅力所在。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萬向創始人、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

創業55年,萬向創始人、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一直堅稱自己不是商人。魯冠球說:“我不是商人,我是企業家。企業家決不做金錢的奴隸。企業家註定是要創造、奉獻、犧牲的。

很多人總結民營企業家“常青樹”魯冠球的成功之道,實際上並沒有深入到他的真實精神世界。爲什麼魯冠球堅稱自己不是商人呢?核心就在財富觀上看法的差異。

很多人創業多年,自稱“老司機”,也就是說,這個老闆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懂得順勢而爲、借力而功;善於做實根基、行之有道;可這一切僅能歸入爲商人。

魯冠球把自己定義爲企業家,“絕不做金錢的奴隸”,事實上說的就是獲取財富的上道,或者說善道,要當一個真正的財富英雄。

從更長時間上看,財富並不是以靜態而存在的,在時間長河的動態轉化下要麼不斷貶值,要麼保值增值。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創造、奉獻、犧牲是一種常見的狀態,作爲追逐財富的創造者,當財富呈現幾何倍增時,他可能看到的是自己的生命價值,也會具有與別人不同的使命願景。

“富可敵國”的人,會讓人仰慕不已,可與財富多寡對比,讓子孫後代及世人敬重、津津樂道的,則是這個財富成功人士的思想及精神上的“富有”,也包括其品格魅力、修爲素養,即人們常說的“精神遺產”。這其中,“達則兼濟天下”,公益慈善也是創造財富的終極目標。

父輩的旗幟,需要一代一代來扛起,與父親魯冠球昔日的“中國首富”盛名相比,“中國首善”對於接班人魯偉鼎、以及魯氏家族後人來說,意義恆久遠!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48歲二代掌門人魯偉鼎接班這600天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改革先鋒魯冠球

魯冠球的起點,是始創於1969年的寧圍公社農機廠,在錢塘江畔的這一家鄉鎮小廠,當時僅4000元家當。半個世紀後,萬向已涉及汽車零部件、清潔能源、現代農業等多領域產業,年營收超千億元。如今,當說起電動汽車,我們免不了說特斯拉、比亞迪,事實上,早在1999年,就有一個人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他就是魯冠球。

魯冠球出生於1945年,地地道道的蕭山人。他的父親,早年在上海一家藥廠工作,收入微薄。魯冠球初中畢業後,先是找師傅學鐵匠手藝,那時候的魯冠球,只想當一個車牀工人,能夠養家餬口就行。

1969年,生活艱難的魯冠球,又遇上了全國精簡2000萬工人的政策,被下崗的他,既不想回農村,可城裏又沒活幹,怎麼辦?眼看着生活越來越沒有着落,魯冠球決定,把自己三年學工的經驗用出來,但最終還是回到蕭山農村,修自行車。

後來,他看到鄉親們磨米麪很不方便,於是湊了一些錢,辦了一個小加工廠。當時,做生意不但是“可恥”,而且犯法,只能私底下偷偷幹。一被發現,加工廠就換個地方幹,整日玩“貓捉耗子藏”遊戲, 直到最後一次被查處,魯冠球把所有家底、印章和賬本都交給了大隊,加工廠終於辦不下去了。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魯冠球父子早年在會議中

曾有一段時間,魯冠球成了人們眼中不務正業的“敗家子”。爲了還辦廠時借的錢,他還把爺爺留下來的三間舊屋都賣掉了。1969年,中央出臺了一份文件,每個人民公社,可以搞一個農機修配廠;富有經驗且有些名氣的魯冠球,就被公社邀請去接管破敗的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

很多人勸他,“運動”一來風頭就變,別攤這檔事,但24歲的魯冠球卻說:“我不管,我就要幹,我要致富!”他變賣所有家產,籌集了4000元,帶領着6個農民,靠着一隻火爐、幾把榔頭,在一個84平米的平房裏,辦起了公社的農機廠。記住,1969年,魯冠球的萬向事業開始了。

修配廠創立後10年,工廠曾改成“農機廠”、“ 軸承廠”、“ 鏈條廠”等廠牌, 到底要做什麼?魯冠球自己心裏也不是很清楚。直到1979年,《人民日報》一篇社論《國民經濟要發展,交通運輸是關鍵》,從此,改變了魯冠球的創業人生。

當年,魯冠球判斷出國家將要大力發展汽車業,決定砍掉廠裏其他項目,專攻汽車底部不起眼的零件,即萬向節,也就是汽車傳動軸和驅動軸的連接器,他還把工廠改名爲蕭山萬向節廠。

有人如此解剖“魯冠球之謎”,說魯冠球在一些關鍵點上,總是能非常正確地作出富有預見性的決策。而他的兒子、二代接班人魯偉鼎卻說,父親是喜歡研究“失敗”的人,“面對最大困難時,他最樂觀;面對最多風光時,他最謹慎。”

1994年,萬向錢潮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了中國鄉鎮企業異地上市第一股。在浙江,有句“循環‘四個子’”民謠:富貴子生浪蕩子,浪蕩子生苦惱子,苦惱子生勤奮子,勤奮子生富貴子”。公司上市,作爲一代創業者完成了一個階段性使命,找到了一個能撬動企業新飛躍的支點。民企“不倒翁”,對於魯冠球而言,並非是他的終極目標,還要做代際傳承的“不倒翁”。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萬向董事局董事、資深執行副總裁倪頻(左一)

魯冠球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魯慰芳,是北京萬向公司的籌辦人。本在銀行工作的她,剛生過孩子,父親一聲令下,就辭掉工作與丈夫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籌辦萬向北京。

二女兒魯慰青和二女婿韓又鴻,也被魯冠球安排在集團內部,負責萬向資源運作。日後,二女婿韓又鴻成爲萬向上海公司總裁,同時負責新加坡公司。

三女兒魯慰娣的婚事,是父親有意安排的。魯冠球的三女婿、現任萬向董事局董事、資深執行副總裁的倪頻,主要負責萬向美國公司的運作。倪頻1989年在浙江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曾分配至浙江省社科院工作。在萬向進行基層鍛鍊時,這位年輕人受到魯冠球的賞識,有意撮合三女兒與倪頻的婚事。

1990年,倪頻考上了博士研究生,要去美國讀書,魯冠球就安排小女兒一同前往。倪頻做的非常出色,他在美國籌建了萬向第一家全資海外公司,這是萬向“走出去”第一個落腳點,向海外市場進發的跳板。在倪頻主持下,萬向美國先後完成了幾十個海外併購、參股成功案例,其中不乏有上市公司及百年企業。

總的來看,萬向魯氏二代的傳承佈局,是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即協作接班模式。由兒子掌舵,“術業有專攻”,女兒、女婿們齊上位,齊心協作接班。

協作接班模式,多產生於多元化產業的家族企業,這也是一種較爲理想的模式。培養或挑選好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後,讓家族兒女作爲一個整體,共同接力家族龐大的產業,既能推動着企業成長,又能維繫好骨肉親情。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魯偉鼎敬獻花籃緬懷父親魯冠球

魯冠球走了,如果非要說什麼“抱憾西去”,那就是他未圓的造車夢,而這正是他的兒子魯偉鼎接班的主攻方向。萬向二代掌門人魯偉鼎,生於1971年,今年48歲,他也是魯冠球唯一的兒子。

二年前,在萬向2017年度總結表彰會上,魯偉鼎說“成績不說跑不了,未來不說不得了”。他在《讓歷史告訴未來》講話中,重點提及過去二年“電動汽車、電池、創新聚能城”這三個項目,即開出了一輛車(卡瑪車),夯實一個點(電池),籌建一個平臺(萬向創新聚能城)。

創始人魯冠球生前最後的那段時光,也就是2017年7月8日萬向“生日”那天,生命已岌岌可危,但他還是堅持用“最後一口氣”,給所有萬向人有一個“奮鬥十年添個零”的視頻講話。他希望萬向人“走出‘舒適區’,從‘零’開始”,“做創造歷史的勇敢者”!

家族企業的戰略管理,是傳承者打造基業長青的重要保證。一個家族企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會遇到不同層面的戰略困境,必須做出適合、合理並具有前瞻性的戰略性調整及新的佈局。

家族企業要根據自身的資源和競爭力,以及政策及市場環境變化,給企業進行決策定位,選擇制定不同的戰略,確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美國加州Karma公司員工在公司大廳緬懷紀念董事局主席魯冠球

造車,魯冠球的未了夢,也是萬向的一個夢,也是48歲二代掌門人魯偉鼎接班這600個日日夜夜要努力去做的事。

在2016年集團總結表彰會上,當時的魯冠球,把造車提到事關企業誠信與責任高度。他說:“造整車,是一個高度,更是一個平臺。” 魯冠球還說,2002年杭州第一屆工業興市大會,獎勵我300萬元。在新聞發佈會上,我承諾:“要爲杭州人民造一輛純電動汽車,大氣、大方、沒有污染,大家都買得起、都喜歡。”

魯冠球說:“諾言已下,重任在肩,唯有實幹。”爲了這個承諾,我們天天在燒錢,堅持下來了。新能源客車、乘用車、凱萊車、卡瑪車,國內國外接力奮鬥,我們的初心、努力和效果達成完美一致,這是對企業誠信最生動的堅持。言不信者,行不果。有誠信,萬向纔有今天,失去誠信就是失去未來。

當年這場大會,萬向集團重獎推動萬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功臣,還頒發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大獎,獎勵萬向研究院總經理陳軍博士1900萬,並由時任萬向集團CEO魯偉鼎親手頒獎。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2020款最新豪華電動汽車Revero 浮出水面

家族創始人、掌門人因素,與家族企業戰略方向上的制定與規劃不可分離;通常,創始人、掌舵者的價值觀、風格、個性以及倡導的企業文化,都會相應地匹配到企業戰略管理與實現路徑之中。造新能源車,體現了創始人魯冠球的執念,也是二代接班人肩負的重任。不但如此,魯冠球還把造車戰略與萬向的企業誠信、社會責任聯繫起來,被視爲企業的生命。

未來10年,圍繞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電池、電動大巴和乘用車,萬向計劃投資2000億元。這是2016年魯冠球向前來視察調研的馬凱前副總理彙報的計劃。

正式掌舵後,二代接班人魯偉鼎在萬向年度表彰會上,說了一段話,頗有意味且令人一時無法理解透徹:“我們不追求兩個‘爲了’,即不要爲了整車而造車,不要爲了電池而造電池。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股份制改造等等。大家不要以傳統的思維去理解這幾句話,更不要以傳統的邏輯去推理三者的關係。

今年3月15日,是美國加州KARMA五週年。Karma品牌及其豪華電動汽車Revero的故事始於2014年,當時萬向集團收購了Fisker汽車公司。2015年,這家豪華電動汽車公司正式更名爲“Karma Automotive”,這也是魯冠球生前爲實現造車夢佈局的主事業版圖。

2018年12月5日,魯偉鼎董事長首次考察Karma新總部,表示會一如既往地支持Karma,要全力把Karma打造成一家高科技的潔能智動車公司,一個豪華新能源車的智造平臺。


中國新首善誕生記:萬向創始人魯冠球48歲兒子接班這600天


Karma新能源汽車

2016年,更名爲Karma汽車的這家總部位於南加州的汽車製造商,完成了新款Karma Revero的設計和開發,建立了北美經銷商網絡和底特律技術中心,獲得中國政府頒發的數量有限的製造許可證。2017年,向客戶交付了第一臺Revero轎車,建立定製戰略業務部門,並遷至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爾灣市的新全球總部。

魯偉鼎考察Karma汽車總部時,Karma汽車公司CEO周亮向他贈送了一副車模。據瞭解,2019年,Karma汽車首次亮相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並公佈其“Value-Forward”(價值之路)商業計劃,還正式宣佈與BlackBerry(黑莓)QNX在汽車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上進行深度合作;與意大利著名的豪華設計和工程公司Pininfarina(賓尼法利納)達成合作關係,設計成果將在2019年上海國際車展展示。

目前,Karma在美國、加拿大、智利、埃及等世界各地,有18家經銷商,且不斷擴充銷售網絡。

小時候,魯偉鼎喜歡飆車,曾上演“生死時速”。如今,身爲掌門人,卻說出“不要爲了整車而造車、不要爲了電池而造電池”,做“龜兔賽跑”中的那隻“龜”,這也是他作爲一個家族企業接班人成熟的特質之一。如魯偉鼎說的,時間是變化的累積,能守正出奇。

當然,魯偉鼎造車,是傳承父輩遺願,但他又必須面對現存環境及問題,肯定要充分考慮、利用企業優勢和特長,比如用好併購、重組、股權投資等金融工具,扎牢風險防範的籬笆,着眼未來重構萬向企業戰略。

本文內容爲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