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極富個性、激情飛揚、才華出衆、興趣廣泛的傳奇人物。長期以來梁啓超的書法光彩被政治家、文學家、教育家的輝煌所掩,而他的許多書法觀點都很有價值。

在《書法指導》梁啓超用了大段的篇幅談到模仿的重要性,他說:“許多人排斥模仿,以爲束縛天才,我反對這種說法,學爲人的道理,學做學問學所有一切藝術。模仿都是好的,不是壞的,都是有益的,不是無益的”

梁啓超:從臨摹到創作的妙法

梁啓超隸書作品

梁啓超認爲通過長期模仿最終可以達到自由創作的階段.這種模仿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專學一家風格,目的是學得像古人。另一種是隻要是好的作品都拿來學習,取個家之長。

一、學一家,要學的像,即以寫字而論,或學顏真卿,或學歐陽詢,學哪一家,終身學他……此種模仿法,用力容易,定有範圍,學之亦像.二、學許多家,兼包並蓄.先輩教人立身要多讀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不管是誰說的,誰作的,只要是好的,都拿來受用.……“學一千種碑,自然會寫碑.”一千種未免太多,少點五百種,再少點五十種,學過後自然寫得好了。

梁啓超認爲這兩種方法各有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專學一家比較容易達到目的,但最終也只能是模仿名家,而始終沒有自己的個人風格。取個家之長可以化爲自己所用,融合後可以創出自己的風格,但是也很可能一家也學不好。

兩條路中,頭一條路其優點是簡切,容易下手,其弱點是妨礙創作,許多人專學一家,爲所束縛,把天才壓下去了.第二條路,其弱點是空洞,氾濫無歸.其優點是不妨害天才,可以自由創作。第一條路亦未嘗不好.前人喜歡臨僻碑,如像何子貞,得張黑女碑絕對不告人,不知道的還說他是創作,其實亦有所本。梁啓超:從臨摹到創作的妙法

梁啓超楷書作品

梁啓超是很看重書法的個人風格的,他在談到書法美時,就把表現個性的美作爲重要的一點。所以他說:

我個人的主張,寧肯學許多家,不肯專學一家,走第二條路以模仿爲過渡,再到創作,此爲上法。廣告去逛逛指定若干碑帖,排列次序,一種一種的學去,想出方法來調和,學過五十種或一百種以後,脫手時自成一派,由模仿到創作這是最妙的方法。

由此他覺得可以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學習先用的第二種方法,博取衆家之長,把基本的技法學好後,再用第一種方法,專學一家特別的。

這種方法可以用,學過許多種類之後,再學一個特別的,亦未嘗不可.……混合兩法,先學許多家,最後以一家爲主,這算是最妥當的法子了.

通過模仿進行創作應注意的點

梁啓超認爲這種方法學書應當注意的問題,我歸納爲兩點:

(一)、分期臨摹更有效,學一種帖時就認真學習它的筆法和結字的特點,心裏不想其他碑帖的風格,把自己心理所知的先全部忘掉。

於此有一件應當注意的事情,就是分期學習,模仿若干種,分爲若干時間。學這種時,不知那種.學那種事不知這種.專心專意,不可參雜,參雜則不成功.……模仿一種,把結構用筆全學會後,才換第二種。

(二)、在選擇碑帖的時候要選擇風格相反的碑帖練習,這樣可以風格互補,到創作時纔會形成個人獨特的風格。

換的時候,有一種很巧妙的方法,即擇若干種相反的碑帖,交換着模仿。譬如先學用圓筆的的碑一萬字,回頭再學用方筆的碑一萬字。方筆圓筆兩種相反,一種寫了一萬字之後,兩下合起來,那就不方不圓,成了自己的創作。無論何種藝術,此法都可應用。梁啓超:從臨摹到創作的妙法

梁啓超楷書對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