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峯居士,是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也是五代十國時期著名的詞人。其詞題材廣闊,形象生動,用情真摯,含意深沉。對後世詞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着“千古詞帝”之稱。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便是李煜的一首經典詞作《清平樂·別來春半》。

《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的一首懷人詞,主要抒發了李煜對弟弟李從善的思念之情。據史料記載,公元971年秋,李煜讓他的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不料被扣留在汴京幾年未還。而這首詞便是李煜在其弟弟入宋的第二年春天,觸景生情所作。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絕!

全詞可見李煜鬱抑心中的離愁別恨,讀起來真摯動人。尤其是這首詞的最後12字,更是以出神入化的比喻,將李煜心中無法排遣的離愁別恨體現的淋漓盡致。使人讀起來既爲李煜的離愁別恨而感慨,同時又爲李煜寫作水平的高超,而拍案叫絕。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煜的這首《清平樂·別來春半》: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絕!

詞的開頭兩句“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李煜便直抒胸臆,道出了鬱抑心中的離愁別恨。這兩句詞的意思是說,自從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半,這映入眼簾的景色讓我柔腸寸斷。從這兩句詞,可以看出李煜得知弟弟無法順利歸還後的心情,觸景傷懷。那麼李煜究竟看到了什麼景色呢?

緊接着從“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兩句,我們可以得知,李煜看到的景色,是晚開的白梅花正如同雪花一樣紛亂的飄到了臺階下,以及他的身上。所以李煜纔會說剛把滿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滿了身。這兩句主要是對李煜愁情的刻畫。一個“亂”字道出他的心亂如麻,而後面的“拂”字和“滿”字,則體現了李煜面對愁情想要壓抑卻又無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絕!

過片兩句“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則是李煜以古代大雁傳書的故事,來表達對弟弟的思念之情。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李煜看到了飛回的鴻雁,卻沒有看到書信。所以他便設想和能夠和弟弟在夢中相見,但又怕路途遙遠,夢中的人也難以歸來。

最後兩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則是緊承上面兩句的句意,說明雖然夢中的路途遙遠,但李煜還是要往前走,只是這一走,他便發現心中的離恨就如同那遍地滋生的春草一樣,無能走得多麼遠,它始終無邊無際的存在着。這兩句和李煜另一首詞中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給人一種離愁別恨無窮無盡的感覺,讀起來顯得意味深長。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絕!

綜觀李煜的這首詞,全詞以離愁別恨爲中心,層層遞進,將感情在最後12字抒發到了極致。其高超的藝術表達技巧,讓這首詞具有了非凡的藝術魅力。對於李煜的這首詞,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