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兰州新区管委会通报,27个大数据产业项目已先后落地新区,总投资达到260亿元、装配机架10万个,可为西北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00万个云计算终端提供服务,大数据已成为兰州新区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近年来,兰州新区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抢抓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机遇,将大数据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数字产业化引领和带动产业数字化。各项数据显示,兰州新区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已成为"管理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运营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

兰州新区影视城

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已经建成,兰州成为全国重要的大数据枢纽之一。特别是大数据产业最低电价降至0.28元/千瓦时,对大数据和信息化产业项目给予缴纳税收额15%-20%的奖励、对项目科研人员给予购房优惠和租赁补贴、对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给予个人所得税全额奖励、连续五年给予企业年度实际缴纳养老保险单位部分30%的补助等一批大数据产业发展政策"红包"相继落地,使兰州新区已经具备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是大数据产业布局发展的"天然良港"和"成长沃土"。

兰州新区保税区

目前,中科曙光甘肃先进计算中心、华为云计算、丝绸之路西北大数据产业园、清创云计算、国网云数据中心、拜尔云计算、"万支付"结算中心等27个大数据产业项目全面推进中,今年年底前将实现装配机架2.5万个,可为25万个云计算终端提供服务,满负荷运行耗电量将达到20亿度。预计到2020年,装配机架达10万个以上,可为西北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00万个云计算终端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大数据服务,满负荷运转年耗电量将超过200亿度。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

本文转自其他平台,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第一时间处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