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壽衣,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有哪些講究?這個問題,回答起來着實有些困難。衆所周知,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喪葬習俗,有些地區是去世前穿,也有些地區是去世後穿,那麼究竟是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給老人穿壽衣的講究。

老人的壽衣,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有哪些講究

依照傳統習俗,壽衣要在老人彌留之際給穿上,認爲去世前穿的壽衣,老人可以帶走。而不少現代人認爲,死前穿壽衣不僅對老人不敬,也是不吉利的事情,因此對死前穿壽衣比較牴觸。

事實上,許多老人對死亡看得很開,他們生前會讓子女爲自己準備壽衣、棺材之類的喪葬用品。生活中還經常給孩子們開玩笑稱:“今天脫掉鞋子,還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穿上”,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是該死的人了,閻王隨時有可能把人帶走。

老人的壽衣,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有哪些講究

有人認爲老人沒死就給穿壽衣,不僅是對老人不敬,還會影響到子孫的運勢。因此主張老人死後再給穿壽衣,認爲這樣才能讓死者走的安然。而且死後穿壽衣,會比較順利,這樣可以免去老人手腳不靈便帶來的麻煩。

老人的壽衣,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有哪些講究

給老人穿壽衣也是有講究的,通常情況下老人死亡後,由兒女爲其穿壽衣。如果死者爲男性,由兒子女兒爲其穿壽衣;如果死者爲女性,則由女兒兒媳爲其穿壽衣。無論是內衣還是外衣,都不使用紐扣,要用成條的布帶,用帶子代替紐扣,認爲這樣可以帶來兒子,以期待後繼有人。

老人的壽衣,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有哪些講究

還有就是壽衣的袖子要足夠長,在給老人穿壽衣時,袖子要遮住死者的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衣不露手”。據傳,如果死者的衣服沒有蓋住雙手,就會出現衣不蔽體的情況,老人轉世後會變成叫花子。或許這只是一種謬說,用衣服遮住死者的雙手,根本目的還是讓死者體面地走。

老人的壽衣,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有哪些講究

製作壽衣的材料也很講究,多數用絹棉製作而成。用絹棉做成的壽衣,寓意“眷戀、緬懷”之意。除了材料比較講究外,壽衣的件數也是有講究的。生活中人們普遍喜歡雙數,認爲雙數是吉利的數字。

老人的壽衣,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有哪些講究

而陰間的吉利數字恰恰與陽間相反,認爲單數纔是陰間最爲吉利的數字,所以在給老人做壽衣時,衣褲的件數通常爲單數,諸如人們常見的五領三腰,就是說要五件上衣,三件裙褲,認爲這樣纔是比較吉利的。(圖片源於網絡,如侵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