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要生寶寶了,我問她,想要男孩還是女孩?她說,男孩吧。我笑她有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她卻說,她覺得現在的社會對女孩太不友好了——滴滴順風車司機鍾某姦殺樂青女孩趙某的消息,更讓她心有慼慼然。

近年來,姦殺女乘客、性騷擾女同事、性侵女童等新聞頻頻覆蓋網絡,身爲女孩,我們不禁要問:如何與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過招?

比起拒絕上街,我們更該拒絕怯懦。

比起滴滴順風車或出租車姦殺事件,公交車性騷擾發生得更普遍——全國70%的女孩都經歷過至少一次“公交色狼”的騷擾。

那麼,這些女孩兒的反應是怎樣的呢?統計中說,選擇“瞪他”的有28.9%,選擇“默默離開”的有17%,而選擇“報警”的只有2.1%。

王爾德說:“生活的一切都和性有關,除了性本身,性關乎權力。”

“公交色狼”,正是因爲在陽光下得不到這種“力量感”,纔會選擇在黑暗中,向看起來弱小無力的女性,伸出髒手。

而面對惡意和侵害,最根本的保護措施,就是把“力量感”緊緊地攥在自己手裏。

在綜藝節目《黑白星球》中,金句女王馬薇薇坦言,自己之前也遇到過暴露狂,並且深受其擾,每次都落荒而逃。後來她才明白,其實對方想要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尷尬和恐懼。

她說:“現在要是遇見暴露狂我就會站在那兒大大方方地看,然後評價說:嗯,好小啊。”

“力量感”是什麼?是不因習慣了黑暗就爲黑暗辯護,是不把世界讓給那些loser,是當壞事發生的時候,能夠堅定地捍衛自己的利益,把侵犯者從他的幻想中揪出來。

“性脫敏”,更難受到侵害。

所謂“性脫敏”,就是能夠正確對待性,而不是一提到“性,就聯想到一切奇怪的東西,馬東說,“性脫敏”的女生更不容易受到侵害。

也就是說,瞭解了更多的性知識,會有助於女孩兒學會如何保護自己。但這句話暗含着,生活中有很多女生性知識匱乏,依舊對性尤爲敏感。

我在小學時,看過一本書,叫《女生日記》。裏面的女主角冉冬陽月經初潮,心中忐忑,甚至覺得這件事很難堪。

她打電話給表姐,沒想到表姐歡天喜地地買了個蛋糕,慶祝她終於從小女孩成長爲少女。

年幼時,我們總是不明白,爲什麼長大帶來的不是恐怖,而是美好與力量。事實上,就連那些看起來強大無比的女性,也有過人生中的迷茫時刻。

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在美國“婦女大遊行”的演講中說,在她13歲出演《那個殺手不太冷》之後,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封粉絲來信,寫的卻是對她的性幻想。

年幼的她怕極了,從此把自己包裹起來,試圖向所有人說明,她是一個無趣的“書呆子”,讓別人忽略自己的性別,並以此來保護自己。

可你看,現在的她堅定、勇敢、美麗、有追求,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的高材生,是一位享譽全球的影后,是一個激勵人心的演說家,還是幾個孩子的媽媽。

她曾在影片中剃光了頭髮,脫光了衣服,但她並沒覺得身體不屬於自己。

美不是一種罪惡,性更不是。總有人希望你能成爲一張白紙,任他們塗抹,但你偏偏要告訴自己,不,這隻畫筆是我自己的,這幅畫該由我來畫。

“接納自己”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它是一種選擇,選擇去看清自己、接受自己、並且熱愛自己。

見過了黑暗,也能相信光明。

TED上有個演講,題目是“如何在網上討論性侵”。演講者是個曾遭受過性侵的女孩,但她卻給那些作惡者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我們不會把這個世界不再安全的想法深植腦中,我們會繼續生活。我們會緊緊地團結在一起,這場戰爭,你們不會勝利。”

是的,你值得更好的生活。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事情等你追尋,請你堅定地走下去。

曾經有一個女孩,她是個私生女,生在貧民窟,沒人關心她的成長和教育。

9歲那年,她被來家裏做客的表哥強姦,卻無處訴說;14歲那年,她生下來一個孩子,但卻夭折了。她以爲,自己的人生就此完了。

但是就在今年伊始,她赫然站上了奧斯卡的頒獎臺,拿下了終身成就獎。

她的名字叫奧普拉。

站在臺上,奧普拉告訴每一位坐在電視機前看着她的女孩:“新的一天馬上就要來了,到了那一天,會有很多傑出的女性和男性,帶領我們走向他們的時代,一個不會再有人說‘me too’的時代。”

一個女人能夠從童年的夢魘中走出來,最終擁有自己的堅強與果敢,這期間經歷的艱苦與磨練自然不必多言。但我們終要明白,面對邪惡與侵害,恐懼總是無濟於事的。

想要同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過招嗎?帶上你的勇敢,不恐懼,不畏難,相信自己的力量。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