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假設事主是自然表達,如果一個人不自知地用小說中的話語來應對現實生活的情境,同時還帶有輕狂、自戀的明顯色彩,那麼,可能反映了事主如下的一些心理行爲傾向。“葉良辰”在與女寢室長的對話中缺乏與對方的靈活互動,而是機械地用小說中角色話語應對,從QQ對話截屏來看,他們之間的對話更像是一個機器人與女寢室長的對話,而不像是人與人的對話。

  前幾天,“葉良辰”開始爆紅網絡,網民趨之若鶩去查詢“葉良辰是誰”或“葉良辰到底是什麼梗”。從現象而言,“葉良辰”源自一組北京某高校女寢因爲打掃衛生,其中一個女生請來一位自稱“葉良辰”的“大哥”助陣。“葉良辰”與該寢室室長在QQ展開一段充滿“魔性”的對話。

  聊天中“葉良辰“語氣不善,很是狂妄,但其用語基本都模仿自一部名爲《我是一具屍體》的小說,像網絡熱傳的“葉良辰”體話語,“你只需記住,我叫葉良辰”“在本地我有一百種方法讓你活不下去,如果你想試試,良辰不妨陪你玩玩兒”“我會讓你們明白,良辰從不說空話”幾乎都是原小說中的角色原話,只是將小說角色“祖昊”替換成了“良辰”。

  從心理學角度,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沿襲小說中的話語模式,如果不是故意戲謔,而是自然而然地表達,那麼就可能反映了一定的心理行爲異常。假設事主是自然表達,如果一個人不自知地用小說中的話語來應對現實生活的情境,同時還帶有輕狂、自戀的明顯色彩,那麼,可能反映了事主如下的一些心理行爲傾向。 首先可能反映了事主思維貧乏(poverty of thought)的症狀傾向。僅僅從公佈的對話截屏來看,事主對話幾乎全盤沿用小說中的角色對話來應對,如果在生活的其他場合都具有普遍的、類似的特徵,那麼從語言的貧乏就反映了事主思維的貧乏。

  正常人在生活情境下自然地運用語言會根據對話人的回應反饋而創造性地使用話語,因爲具體的對話情境下,所面臨和處理的都是特異性而非一般性的問題,而自然對話的人際互動情境所使用的話語都是建立在雙方隨時變異的基礎上,個體無法完全預測接下來的話語是怎樣的,而會隨着對方的不同回應而靈活調整。“葉良辰”在與女寢室長的對話中缺乏與對方的靈活互動,而是機械地用小說中角色話語應對,從QQ對話截屏來看,他們之間的對話更像是一個機器人與女寢室長的對話,而不像是人與人的對話。

  對話機器人沒有思維,只能根據對話人的話語線索給出程序設定好的固定回覆;而“葉良辰”也與此類似,他也只是根據對話人的話語線索生硬地套用小說中的角色話語。其次,事主在與小說情節截然不同的現實人際互動情境下沿用小說中的成套話語模式,可能反映了事主缺乏將想像與現實區分的實際能力。正常人在沉浸在閱讀世界或白日夢中並很常見,但他們能很清晰地將想像世界與現實生活涇渭分明地區分開來,不會將二者混淆。

  但如果事主因爲種種原因,無法將二者清晰地區分開來,就容易出現現實感喪失(derealization)症狀傾向。如果事主對自己所使用的誇張話語完全認同並真誠地表達出來,那麼還可能反映了事主的躁狂(mania)或輕躁狂(hypomania)的行爲傾向。處於躁狂或輕躁狂狀態下,人們會感受持續的心情高漲,自我感覺良好,自覺體力、精力旺盛,高估自己的能力,浮誇,自負,行爲輕率等等。不同的是躁狂症狀更明顯,往往是精神病症狀之一種,而輕躁狂則見諸於一些無精神疾病的普通人羣。

  儘管上述心理行爲傾向不足以體現爲症狀,但卻可能反映事主精神健康方面的一些隱憂。典型的思維貧乏、現實感喪失和躁狂都是臨牀上診療精神疾病的症狀指標。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到“葉良辰”這樣的人,最好的做法是建議其去看精神科醫生(而不是心理諮詢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