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寺”和“庙”有区别吗?有!

“寺”和“庙”有区别吗?

有!

寺和庙常常混用,甚至寺庙连用,我们常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好像和尚都住在庙里;我们又说:大水冲了龙王庙,和尚庙里还有龙王?寺和庙有啥区别呢?

  • 哪些是庙?

最早,庙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又称宗庙,皇帝有太庙(北京太庙在故宫东边,现在叫劳动人民文化宫),皇帝死后都要给个庙号,也就是他在太庙里称号,比如太祖、太宗、圣祖之类。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贵族有家庙,比一般祠堂要牛,祖上得当过大官才敢称家庙。

汉代以后,庙又扩展为祭祀鬼神的地方,河北易县有个集各方神圣的奶奶庙,里面有车神庙、学神庙、官神庙……反正你有所求,奶奶就能满足!比较正统的有,土地庙、龙王庙、二郎庙、城隍庙,南方沿海有妈祖庙。

后来,庙又用于追谥人间圣贤,比如山东曲阜有孔庙,南京有个夫子庙,各地都有的关帝庙。当然,后世还有为拍马屁而立的庙,比如明末各地给九千岁魏忠贤建祠立庙!

  • 哪些是寺?

寺,在古代是国家机关的组成机构之一,比如鸿胪寺,管外交;大理寺,管审判;太常寺,管祭典等等。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最初皇帝安排他们住在洛阳的鸿胪寺,类似现在的钓鱼台国宾馆,后来,皇帝干脆把这个地方赐给他们译经传法,改名“白马寺”。

从此,为了铭记这份皇恩,就把佛教的宗教建筑统称为寺,比如兰若寺、灵隐寺、少林寺、大相国寺等等。

(内容来源:头条-悟空问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