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地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必须牢牢把握质量这根生命线。

一、要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双标”“双清”“双级”“一网”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支部建设。“双标”,即分领域制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和基层党建工作规范,明确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规划图”“施工图”“装修图”;“双清”,即实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300平方米以下的村和村级集体经济5万元以下的村“双清零”。“双级”,即实施党支部分类定级和晋位升级制度,对不同领域党支部按照红旗支部、示范支部、合格支部、后进支部四个层次进行管理。“一网”,即结合“一网五治”“城市治理信息化平台”和全国党员和党组织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

二、要建好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要加大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力度。每年按一定比例倒排确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存在带头人不强不硬,集体经济薄弱或“空壳”、“三资管理混乱”,宗族宗教、黑恶势力干扰渗透,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等情形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重点整顿。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集体经济实力得到增强,村党组织才有底气,说话才有人听,干事才有人跟。要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抓好农村教堂、祠堂专项清理,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三、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带头人队伍建设,可以实施村“两委”候选人县级联审机制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机制,对村(社区)“两委”班子和党组织书记的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加强监测评估,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强不硬的坚决调整。采取“派聘一批、储备一批、培训一批、培养一批、充实一批”的方法,着力解决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班子普遍无人可选、可用等问题;大力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和村级后备干部选聘;持续选派市镇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注重做好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