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過年期間回了一趟家,與幾個朋友聊天喝酒聊天。在北京工作的一朋友說,北京的房價太貴了,10萬多一平米。又一朋友插話,吹牛逼,我也在北京,我怎麼不知道北京的房價十萬元一平米?其實北京大了,肯定有10萬多一平的房子。就連小小的合肥市,蜀山腳下的別墅,也是差不多5萬多一平米。因爲大家的關注點不一樣,得出的結論,自然就不一樣!

比如互聯網創業,我經常給身邊的朋友說,要在當下互聯網上每天賺個1萬多,問題不大!很多小白就會反駁,你要是每天能賺1萬多,你還在這兒瞎嘚瑟什麼。其實通過互聯網做暴利項目每天賺1萬多,對我們來說,根本不是個事兒,我社羣中的很多學員都可以達到。我們做暴利項目創業培訓的,門檻費最少1999元。創業合夥人2萬元一個人,每天有諮詢的,每天有報名的。這只是我們收入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小頭我都沒算在內。

所以,不要老用自己的觀點去套世界,尤其是互聯網世界,連世界都沒見過,又哪來的世界觀。與村裏幾個朋友聊,讀過大學的,他們的夢想就是在大城市定居,哪兒有社保,翻身機會多,資源多一些。跟沒有讀過大學的小孩一起聊,他們的夢想就是賺錢了,回家蓋房娶媳婦。用他們的話來說,在城市買套房100多萬,我在家蓋個大別墅,最多30萬,我傻呀!

孰對孰錯?以前我是有答案,現在我沒答案了!物質決定意識。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你有錢了,你的想法就變了;你沒有錢,你讀再多書,幹再多工作,也很很難蛻變。去某個地方玩,我一般是選擇連鎖酒店;朋友一般選擇野店,說那裏會便宜點。從我來看,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都沒有保障,衛生條件又差,一點兒都不便宜!我建議他選擇連鎖酒店,他說我有病呀?我就哈哈一笑,又去幹活了!

所以,隨着年齡的增長,若我們墮落不思進取,我們就會進入一個劣等的圈子,在這個劣等圈子裏面,我們想翻身實在太難了。螃蟹效益太明顯(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籃來裝螃蟹,一隻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多裝幾隻後,就沒有一隻能爬出來了。不因爲別的原因,就因爲相互扯後腿的結果)。

若我們不斷進步,不斷從一個圈子,跳入另外一圈子,馬太效應就會變得越來越明顯。馬太效應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衆多領域。其名字來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效應”與“平衡之道”相悖,與“二八定則”有相類之處,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則。

我們怎麼樣才能不斷進步?從普通小區搬到高端小區,從普通寫字樓搬到高端寫字樓,從大城市搬到全球。由固步自封到睜眼看世界。隨着我們能力的提高,閱歷的增加,我們會變得越來越沉默,內心變得越來越充實。只是我們的收益是非常驚人的!以前面對誤解,我還解釋跟辯論。現在我還解釋辯論嗎?幾乎不想解釋什麼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