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易犯困 但行车安全之弦松不得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随着天气日渐变暖,部分驾驶人出现“春困”现象,极易因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为加强春季道路交通事故防控,有效遏制驾驶人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雄关高速公路大队提醒,春季容易犯困,要谨防疲劳驾驶,驾驶人一定要增强对疲劳驾驶的防范意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长途驾驶时不要吃得太饱,避免“春困”。

春暖花开,随着天气转暖,驾驶人要特别预防“春困”给交通安全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驾驶员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春季很适合外出踏青、自驾游,但驾车上路也容易使人犯困,特别是10:30至12.00、13:00至15:00这两个时间最容易困乏。“春困”是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它会使驾驶人反应变迟钝、动作不协调,遇到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下降,甚至做出错误判断,严重的还会使人感觉昏昏沉沉、四肢无力。

如何避免出现“春困”?交警提醒,春季驾车出行前要保证充足睡眠,行车途中切勿长时间驾驶,尽量避开午后和夜间易犯困的时段行车。驾车前,请不要服用容易引起嗜睡的药品。若感困倦、视觉模糊、精力不集中,请及时选择在安全地点停车休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如有困意,要立即行驶至就近服务区稍作休息调整;长途驾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忌疲劳驾驶,连续驾驶机动车3至4小时后应停车休息,以确保行车安全。

“春天百花盛开,路边景色迷人,但驾车时不能因为欣赏景色而分散注意力,否则无法对突发情况做出正确判断,进行有效避让。”除了注意防困外,交警还提醒,驾车出游,切勿在驾驶台上摆放水果、水杯等物品,一方面容易遮挡驾驶人视线,另一方面遇上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易造成物品滑落,影响安全。同时,要留心孩子的安全,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座、不要让孩子把头伸出车窗和天窗、不要让孩子在车内玩坚硬物体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