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其質量約佔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是一個主要有氫元素和少部分氦元素組成的巨大氣體球,其內部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着氫核聚變反應,源源不斷的向宇宙空間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能量,我們稱爲太陽輻射。

黃矮星太陽

太陽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保障,是地球能源的主要來源,但是你除了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之外,能說出太陽是一顆怎樣的恆星嗎?太陽和其他恆星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方面的問題。準確的講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屬於主序星範疇,大約還會在主序星行列中待50億年左右。

太陽

恆星是指宇宙中能夠發光發熱的天體,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滿天繁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恆星也是有其生命週期的,從原始星雲,開始不斷積聚,最終形成恆星,然後進入主序星行列,進入能夠穩定發光發熱的階段,此階段恆星主要的成分是氫,發生氫核聚變反應。逐漸的,隨着恆星氫元素的消耗殆盡,就不能繼續維持主序星階段。

恆星演化史

此時,恆星會向內收縮,內部壓力不斷增大,會重新點燃氦元素髮生核聚變反應,從而體積膨脹,進入紅巨星階段,最終恆星會走向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我們觀察滿天的恆星,他們就會處在恆星發展的不同階段,在二十世紀初,丹麥天文學家赫茨普龍和美國天文學家羅素分別提出了恆星分佈圖,後來取名爲“赫羅圖”。

恆星“赫羅圖”

“赫羅圖”是研究恆星演化的重要工具,其中縱座標是光度與絕對星等,而橫座標則是光譜類型及恆星的表面溫度,如果按照恆星的表面溫度和光度兩方面數據,我們把觀察到的恆星畫在該圖上,我們就會發現90%的恆星都會集中在圖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對角線帶狀區域中,天文學家把這一個條帶稱爲主星序,位於該條帶上的恆星稱爲主序星。

恆星發展

而紅巨星和白矮星分別位於圖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屬於恆星的老年階段,我們的太陽目前剛好位於主星序帶上,是一顆主序星,一顆恆星能夠在主星序帶上待多少時間,取決於恆星的質量,恆星質量越大,光度越大,能力消耗越快,停留在主序階段的時間就越短。

紅矮星

由於恆星光度不同,主序星會呈現不同的顏色,表面溫度從高到低分別爲藍矮星、黃矮星和紅矮星。而太陽的質量在恆星當中屬於中等的,光度也是中等,所以屬於黃矮星,大約能夠在主序帶上待100億年,目前大約已經在主星序上待了45億年左右,太陽還有大約50億年的主序星階段。我們熟知的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天狼星就是屬於藍矮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