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學教授薪水有多高?比總統還要高,大洋堆滿桌子讓孩子玩耍

高薪,這是所有上班族夢寐以求的,但獲得高薪的人寥寥無幾。民國時期,有一種職業絕對是高薪職業,大學教授。如今大學教授如果爆出年薪百萬,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懷疑,甚至認爲這裏面一定有大量的灰色收入。

可在民國,大學教授高薪成爲人們的共識。大學教授在民國期間時一個非常體面的職業,除了讓人尊敬外,最重要的是享受高薪。要知道當時國家物質匱乏,但教授們的薪水依舊豐厚,着實讓人感嘆不已。

民國大學教授薪水有多高?比總統還要高,大洋堆滿桌子讓孩子玩耍

舉個例子,1930年初,梁實秋擔任國立青島大學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他月薪是400塊大洋。要知道,當時20塊大洋完全可以供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的喫穿用度。早在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就頒佈制定了《教育部直轄專門以上學校職員薪俸暫行規程》(下稱《規程》)。

《規程》裏就老師的月薪給予了規定:大學專任教員,月支180-280元;大學預科專任教員,月支140-240元;高等師範學校專任教員,月支160-250元;專門學校專任教員,月支160-250元。

民國大學教授薪水有多高?比總統還要高,大洋堆滿桌子讓孩子玩耍

這是全職老師的月薪,而兼職老師則採取時薪制,“大學校兼任教員,每小時酌支3-5元;高等師範學校、專門學校大學預科之兼任教員,每小時酌支2-4元;凡外國教員之薪俸及授課時間,別以契約定之。”到了1917年,教育部再一次升級大學教授的薪水:

“國立大學教員分爲四等,每等六級,共24級。其中,正教授月薪300-400元,本科教授月薪180-280元,預科教授月薪140-240元,助教月薪50-120元。”當然,這是文件規定,在實際執行時,也有所縮水。

民國大學教授薪水有多高?比總統還要高,大洋堆滿桌子讓孩子玩耍

即便如此,民國教授們也享有高額薪水。1926年,魯迅出任廈門大學國學系教授,月薪400元,儼然成爲高薪一族。1931年,梅貽琦擔任清華校長後,除了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外,也實行了高薪制,並且爲教授們提供住宅一套。

英千里是當時公認的中國英語最好的人,精通英、法、西班牙、拉丁四種文字。英千里在輔仁大學任教的同時,還兼任北大和北京師範大學的英文教學,三份工作讓他月薪達到1200塊大洋。據英千里兒子英若識回憶,“有一次父親領到了薪水,他大洋往桌子上一堆,讓我們小孩兒趴在桌子上抓着玩兒。”

民國大學教授薪水有多高?比總統還要高,大洋堆滿桌子讓孩子玩耍

當時還流傳着這樣一個說法,“總統的工資都到不了頂級教授的工資。”民國教授們高薪,跟當權者重視教育分不開,軍閥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對教育投入卻熱情高漲。軍閥曹錕當年在保定農業專門學校爲基礎創辦了河北大學,他有一句名言,“俺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大學得靠教授。”

曹錕認爲自己大老粗,在給學生們訓話時,要求學生必須尊重教授,“大家必須尊重教授,這些教授都是我辛辛苦苦請來的,如果誰敢對教授不禮貌,就要誰的腦袋!”

參考資料:《民國時期的教授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