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驛站車馬軒,看今朝物流互聯潮

遙想當年,驛站車馬落蹄聲聲,一封書信長路顛簸,將無數心中念想步步傳遞。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有所記載。

憶往昔驛站車馬軒,看今朝物流互聯潮

我國古代的信息傳遞方法中的一個是信件,由郵差來發放,騎馬到每個驛站,再換馬,最後把信送到;還有一個就是飛鴿傳書,就是用信鴿,往哪寫信就用哪個地方帶來的信鴿,將信綁在信鴿腿上,再放飛,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這時的信息傳遞的方式都比較遲緩,而且信息很容易丟失。杜甫在詩中寫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可見在戰亂時期,信息的傳遞就更爲艱難。

在古代,鏢局擔任了小部分物品運送的工作。不過古代鏢局運的鏢也就是貨物通常只限於貴重物品,是不運送普通物品的。押鏢路上大都異常艱險,必須要有懂功夫的人保護才能完成。鏢局運送的成本和時間的消耗非常大,對於普通的物品,人們通常選擇自己去運送,或者讓熟人捎帶。

憶往昔驛站車馬軒,看今朝物流互聯潮

晃晃悠悠的慢時光就這樣持續了上千年,直到19世紀有人打破了這一切。1844年莫爾斯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拍發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第一次通過專用的交換線路以電信號的方式將信息發送了出去。電報的發明拉開了電子傳播革命的序幕,人類傳播科技開始爆發式發展。它不僅有力地改變了人類在過去的所感所觸和所見所聞,而且深刻地影響着人類在現今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爲。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夢想自己能有兩隻“順風耳”、一對“千里眼”,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迅速而真切地得到遠方的信息;更夢想自己的聲音和形象能夠記錄下來,傳之千里,流之百年。在後續的電子傳播革命中,貝爾於1876年發明了電話,愛迪生在1877年發明了留聲機,法國人馬瑞根據中國燈影原理於1882年發明了攝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廣播、電影、電視的相繼出現,人類的夢想已不再是夢想了,而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真實存在。

憶往昔驛站車馬軒,看今朝物流互聯潮

人類對傳播科技的探尋步伐從不曾停止,1946年埃克特等人研製成功的世界第一臺電腦主機“埃尼阿克”(ENIAC)誕生,這成爲了網絡傳播革命的元年。在後續的70多年中,電腦更新換代速度愈來愈快,個人電腦的體積越來越小,造價越來越低,而功能卻越來越多,操作也越來越簡單。就這樣,電腦敲開了億萬家庭的大門,成爲了一個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憶往昔驛站車馬軒,看今朝物流互聯潮

隨着移動網絡的增長和價格的降低也讓智能手機迅速得到普及,人們擺脫了來自網線、電源的空間束縛,去到哪兒都可以用智能手機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2日報道,到2016年底,全球網民數量突破35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2。

互聯網的發展,還促使了物聯網的出現以及迅速的發展。物聯網將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是繼通信網之後的另一個萬億級市場。物聯擁有業界最完整的專業物聯產品系列,覆蓋從傳感器、控制器到雲計算的各種應用。產品服務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業監測、個人健康等各種領域。構建了“質量好、技術優、專業性強,成本低,滿足客戶需求”的綜合優勢,持續爲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憶往昔驛站車馬軒,看今朝物流互聯潮

手機物聯網購物是一種將移動終端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模式,讓消費者可以與商家進行便捷的互動交流,隨時隨地體驗品牌品質,傳播分享信息,實現互聯網向物聯網的從容過度,締造出一種全新的零接觸、高透明、無風險的市場模式。這種智能手機和電子商務的結合,是“手機物聯網”的其中一項重要功能,手機物聯網應用正伴隨着電子商務大規模興起。

現在的我們只需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就能輕鬆獲知全球各地的實時信息,只要指尖的一個觸碰就可以讓各種美食、商品以及服務呈現在自己的眼前。互聯網驚人的傳播速度以及裂變式的發展方向一次又一次地讓世人震撼。網絡傳播革命,讓信息的傳播方式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讓“地球村”的夢想得以實現。

憶往昔驛站車馬軒,看今朝物流互聯潮

如今信息傳播科技的發展成果,深入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深刻地改變着人們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響着整個社會進程。而我們,也能在這個信息社會中享受着科技帶來的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