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也搞產業園?對!這是省委、省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大行動,也是帶給廣東農村、農民的重大利好政策。今天,有料哥從我省權威部門獲知,從今年起到2020年,在全省要創建1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每家產業園獲省級財政補助資金5000萬元。

粵有料|今天省裏開的這個會,就是要讓廣東農民腰包鼓起來!

農業產業園怎麼搞?

有料哥大致梳理了廣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脈絡,是這樣的:

◎今年2月,省長馬興瑞在河源調研時指出,探索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爲載體,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3月25日,省政府便在韶關市翁源縣召開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現場會;

◎省農業廳於6月24日製定並印發《2018年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並先後於6月23日、7月27日、8月17日公佈了三批共50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候選名單;

同時,各地也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提上了重要議程。

◎9月7日,全省又召開了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下稱“推進會”),交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情況,部署加快推進工作。

那麼,現代農業產業園是什麼?

它對廣東的現代農業發展乃至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意味着什麼?

目前該項工作進展如何?

全省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有利於涉農企業的發展嗎?

農戶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有料哥一一道來。

在農業園裏能見到“產供銷、農工貿”等元素

在推進會上,省領導對現代農業產業園做了非常權威的論述:

即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規模化種養基礎上,按照企業集中、要素集聚、產業集羣、經營集約的要求,通過“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優化要素配置,創新體制機制,形成明確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區域範圍,建設水平比較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

粵有料|今天省裏開的這個會,就是要讓廣東農民腰包鼓起來!

這樣看可能比較深奧,有料哥來用大白話講一下。

也就是說,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首先選定一塊區域,這塊區域要有非常明顯的主導產業,把與這個產業相關的企業集中起來,然後圍繞這個主導產業拉長它的產業鏈,把加工業做起來,同時連接鄉村旅遊等第三產業,形成產業集羣,“產供銷、農工貿”、甚至農業高科技元素在這個產業園裏要能看見。

產業園裏不僅僅是種菜、養豬,不是一個種養基地,種養只是產業鏈中的一個小部分,更多的是圍繞種養而帶動的二產、三產。

正如相關專家所說,在這個產業園裏,要做到“讓農戶養豬掙100元,而屠宰加工豬肉要再掙超過100元,吸引人們來看養豬要掙得更多。”

推進會上,有料哥還得到一個令廣東人頗感自豪的消息:農業農村部對建設農業產業園行動予以高度評價,認爲這是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大手筆、大工程,是真金白銀、真刀真槍、真抓實幹,在全國具有很強的示範意義。

省級補助資金25億已到賬,直接撥給企業

粵有料|今天省裏開的這個會,就是要讓廣東農民腰包鼓起來!

有料哥也把截至目前今年已公佈的50個產業園名單梳理了一下,各個主導產業分別爲:水果11個,絲苗米7個,蔬菜7個,南藥7個,畜禽4個、水產2個。

而且,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省級補助資金25億元已全部直接撥付到各牽頭實施主體。

說到這25億,有料哥又有話要說了,這可是非常了得的,省級財政直接撥付給牽頭實施主體,也就是企業。轉變了以往由省財政廳撥付至相關市縣財政部門、嚴格按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管理規定執行的做法。

也就是說,省裏的錢不用一級級撥付,大大提高了資金的撥付效率。

可以說,這是我省深化財政體制改革中的一次大膽探索。

根據《工作方案》,經省政府批准建設的粵東西北地區省級財政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財政給予資金補助。鼓勵珠三角地區(不含惠州、肇慶市和江門恩平、開平、台山市)積極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自行安排建設數量自籌建設資金經市政府同意後報省農業廳備案。

然而,珠三角有些地市卻異常重視。

比如珠海市,對每個產業園補助資金6000萬元,全市共計補助資金2.4億元,

此外,梅州市整合林業、水務、供銷等涉農資金向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疊加,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匯聚全社會力量大力支持產業園建設。

普寧青梅產業園,40多家青梅企業共同出資組建揭陽中元公司,形成關係緊密的產業化聯合體,倡導青梅加工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有料哥還從推進會上獲悉,廣東農行作爲唯一一家銀行業代表,與廣東省農業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今後5年內,廣東農行將提供不少於500億元的信貸資金,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爲重點,全面支持廣東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打造農業產業興旺新格局。

接下來,廣東農行將爲園區配置500億元專項信貸資金,爲150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制定金融服務方案,爲園區內農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個體工商戶等各類經營主體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

目前,廣東農行建立起省市縣三級行聯動機制,加快落實“一產業園一服務方案”,並率先制定韶關翁源蘭花、清遠英德紅茶等6個試點方案,已成功爲20多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設立專項資金賬戶,專項用於農業產業園發展……

這些地方和單位做法也獲得了與會各方大大的點贊。

粵有料|今天省裏開的這個會,就是要讓廣東農民腰包鼓起來!

不要把它當成“企業的盛宴”,不能把農民“撂在一邊”

推進會上,有人說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初心就是“姓農、務農、爲農、富農”。的確,省領導說得更直白: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產業振興中讓廣大農民腰包鼓起來。

因此,“聯農帶農”是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一個很重要的屬性。根據《工作方案》,實施主體與農民建立利益緊密的聯結機制,產業園內農民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

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要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作爲建設產業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流轉農民承包土地、吸納農民務工就業的基礎上,進一步與農民建立利益緊密聯結機制,吸收農民或農民合作組織入股並按比例取得分紅,使農民與產業園成爲利益共同體,實現共治共建共享,“不要把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當成‘企業的盛宴’,不能把農民‘撂在一邊’,把他們當成旁觀者,而應該是(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參與者,利益分享者。”推進會上,省領導千叮萬囑。

粵有料|今天省裏開的這個會,就是要讓廣東農民腰包鼓起來!

再聯想一下這兩天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三部門印發的《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該方案明確到2020年我省實現粵東西北地區74個縣(市、區)“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全覆蓋,每個縣(市、區)至少形成1—2個主導產品和主導產業,全省建成200個以上“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農業特色專業鎮,1000個以上農業特色專業村,還要打造嶺南特色水果、南藥、蔬菜、畜牧、水產5個千億產業。作爲廣東的農民,是不是覺得未來充滿了希望?

【記者】黃進

【通訊員】粵農信

【校對】馮志堅

【作者】 黃進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度~粵有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