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患甲亢的人越來越多?據綜合數據顯示,甲亢已是甲狀腺疾病中的主力之一,已成爲僅次於糖尿病的內分泌科第二大疾病,顯然已經成爲了內分科中的又一隻牛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就連現在社區的老頭兒、老太太都開始議論甲狀腺的問題了,經常聽到他們討論關於喫碘鹽和海鮮的問題。這一現象是不是說明甲狀腺問題已經社會化了呢?小小的器官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呢?

曾經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所有的病都只是一個“相”,只要把最根本的“源”治癒了,其他自然好了,所以我認爲找到了甲亢的源頭,甲亢就已經治癒了三分之一。其次據我所知目前醫院對於甲亢的治療普遍做法是“切除”和“131”,我身邊有很多患者都選擇了131,而最終治好的身體仍然不舒服,治不好的繼續和甲減糾纏一輩子。而我認爲中醫講究對症下藥,去除病根。相比之下,療效反而會更好。

甲亢屬於祖國醫學中“癭症”範疇,而“中消”、“怔忡”、“心悸”和“眼突”這些中醫病候也符合甲狀腺功能亢進的部分病症特點。中醫治療甲亢最早可上溯至戰國時代,古代醫家對“癭症”病因病機、症狀、治則和治法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近年來,隨着衛生保健事業的不斷發展,中醫療效不斷提高,特別在減慢心率,改善睡眠,穩定情緒及克服西藥副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中醫根據辯證治療,把甲亢症狀分爲了以下幾種:

肝鬱痰結型

【主證】精神抑鬱,胸悶脅脹,吞嚥不爽,胃納不佳,消瘦乏力,大便溏薄,雙目突出,甲狀腺腫大,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苔薄白或膩,脈弦細,或細滑。

【治法】疏肝解鬱,化溼豁痰,軟堅消癭。

氣陰兩虛、痰凝血瘀型

【主證】形體消瘦,神疲乏力,怕熱多汗,心悸怔忡,腰膝痠軟,甲狀腺腫大,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細。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豁痰。

陰虛火旺型

【主證】心煩失眠,心悸怔忡,腰痠乏力,面紅目赤,手指震顫,多食易飢,口渴,消瘦,舌質紅或邊光紅,脈弦細或細數。

【治法】益氣養陰,滋陰潛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