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確認,得益於全球氯氟烴的禁令頒佈,在科學家發現氯含量在地球的平流層迅速下降之後,臭氧層空洞開始縮小。

根據去年的衛星圖像顯示,位於南極上方的臭氧空洞已經開始關閉,科學家預測到2060年地球臭氧層可能會完全恢復。已有資料顯示,長期暴露於紫外線會引發人類皮膚癌和白內障,大劑量的紫外線輻射會抑制人類免疫系統甚至危及動物生命。地球的臭氧層可以吸收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

氯氟烴常用於氣溶膠,冰箱,空調及某些包裝材料,氯氟烴經由這些人工材料釋放後進入平流層,受到太陽紫外線輻射後釋放出氯原子從而破壞大氣中的臭氧分子。該現象引起了全球大部分政府的高度關注,全世界所有國家於1985年簽署“ 蒙特利爾議定書”,這是一項逐步淘汰含氯氟烴的共同聲明。此前,臭氧空洞縮小是否是“ 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直接結果尚不能肯定,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長期衛星觀測表明,自2005年以來,地球大氣中氯含量下降了20%,位於馬里蘭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飛行中心的大氣科學家Susan Strahan表示:“我們清楚地看到,來自臭氧層空洞的氯氟烴的氯含量正在下降,而臭氧損耗也因此而減少。”這是全球首次證明這一行動正在對地球產生巨大影響。這項新研究是第一次使用臭氧空洞內化學成分的測量數據,確認不僅臭氧消耗減少,而且減少是由於氯氟烴的減少引起的。隨着各類氯氟烴離開大氣,臭氧層有望逐漸恢復,但需要數十年臭氧空洞才能完全閉合。“氯氟烴的壽命從50年到100年不等,所以它們在大氣中徘徊了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位大氣科學家,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Anne Douglass說。“就臭氧洞消失而言,我們觀察推測在2060年到2080年,即使這樣,仍然可能會有一個小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