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檢驗,主要檢測血液的細胞部分,是醫生診斷病情的重要輔助檢查手段。

一般臨牀醫師僅注意到三系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及血紅蛋白的數量變化,但是血常規的結果還包含了更多信息,比如可以從最常見血常規結果來獲取惡性腫瘤的血細胞變化信息。

癌症可侵襲全身組織,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在癌症的發展過程中均可出現相應的異常改變,而這些異常改變是可以通過血常規看出來的。有研究調查224例癌症患者,對其血常規結果進行了分析並得出結果:

1. 癌症患者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血小板均低於正常人,而白細胞上升。

2. 癌症患者中紅細胞比積、平均紅細胞蛋白濃度均低於對照組。

3. 癌症組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上升,淋巴細胞計數減低。

血細胞的變化在腫瘤發展過程中也有着重要的意義:

1. 白細胞

白細胞是炎症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病理情況下,外周血中白細胞增高,激活炎症反應,引起機體某些功能的變化。

白細胞是身體的第二道防線,通過某些機制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在腫瘤的進展和轉移中起重要作用。癌症患者可見腫瘤相關的白細胞增多,如非小細胞肺癌。

2. 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來源於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都是吞噬細胞,巨噬細胞可促進腫瘤的進展和轉移。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密度越高,預後越差。

3. 中性粒細胞

腫瘤通過產生細胞因子從而延長中性粒細胞生存時間。

4. 嗜酸性粒細胞

當癌腫轉移,特別是漿膜或骨轉移,壞死傾向顯著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明顯。

因此,癌症患者的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均上升。

癌症患者易患的血液系統疾病有:

1. 癌症患者血細胞異常以貧血的發生率最高

惡性腫瘤早期發生貧血,因對全身影響較輕,不飽和鐵的結合能力可增強,易誤診爲缺鐵性貧血。癌性貧血輕度時補充鐵劑是治療的重要方面。補充鐵劑雖可使血色素上升,但不容易恢復正常,即使暫時恢復正常,也易再度下降。

癌症患者貧血多數在進展期出現,一般是發生中等程度的正細胞正色素性或正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隨着癌症的進展其貧血的程度和發生率也增加。

2. 癌症患者容易發生血管內凝血,進一步加重出血

出血一方面引起血漿蛋白的流失,另一方面可導致血小板生成增多,血小板凝集功能亢進。消化道癌出血多時血小板數常增多,即使在無明顯失血情況下,肺、胰、皮膚癌等也可合併血小板增多。

但是,雖然血常規可以看出癌症患者的血細胞變化情況,但並不是診斷癌症的可靠標準,還是要通過影像學和細胞學檢查來確診癌症。

“轉發”是一種鼓勵!

相關文章